历经一年多时间修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琅故宅保护修缮工程已于近日竣工,展露“新颜”。
泉州网1月4日讯(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 文/图)历经一年多时间修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琅故宅保护修缮工程已于近日竣工,展露“新颜”。
经多方共同努力
施琅故宅启动修缮
位于鲤城区通源巷内的施琅故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有近400年的历史,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琅故宅坐北朝南,大门开于东南侧,为三进五开间双护厝硬山式建筑,建筑为抬梁与穿斗结合式木构架,现存建筑面积为895.6平方米,整体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此前,由于年代久远、产权人复杂、日常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墙体局部坍塌倾斜、屋面漏雨严重、木构件糟朽严重等问题。
鲤城区文旅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林志福介绍,在泉州市文旅局的指导下,2020年鲤城区文旅局组织相关单位对施琅故宅进行临时支护加固、电气线路改造和安装智慧用电系统,同时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勘察资质的单位,对施琅故宅进行保护修缮立项和设计方案编制。2021年,修缮立项和设计方案经福建省文物局批复通过;2022年,项目获得国家全额保护修缮专项经费补助。2023年,施琅故宅征迁工作开启。作为业主单位,市文旅集团参与征迁工作,并参与施琅故宅修缮的全过程。
在完成征收和清理工作后,2023年10月,施工班组进场,正式启动施琅故宅的保护修缮工作。保护修缮工程投入530万元,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施工。
故宅展露“新颜”
将打造文物主题游径
施琅故宅维修范围包括庭院、一进(下厅)、二进(上厅)、三进(后院)及东护厝一间房,总建筑面积895.6平方米,庭院393.4平方米。项目重点整修“基础地面”“墙体墙面”“木构件”“屋顶瓦面”“油饰彩绘”和“斗拱装修”等内容。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施琅故宅,看到故宅的地面基础得以整修,墙体柱子已加固,糟朽开裂严重的木构件已更换,整座故宅古色古香气息浓郁,古民居的结构、肌理得以保留,很好地保存了施琅故宅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
“为了解决修缮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我们特地邀请国家、省、市文物专家现场指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林志福举例,故宅正厅的横梁跨度大,长度达7.2米,工匠们特地前往莆田搜集相同材料,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加以更换。在修缮故宅内的镂空木雕时,工匠们按照旧的样式进行雕刻,一个工人要花四五天时间才能完成一个木雕构件。
“施琅故宅是清代古宅第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泉州清初传统民居建筑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此次修缮工程真实、完整保存并延续施琅故宅的历史信息及价值。”林志福透露,施琅故宅的保护利用是泉州鲤城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重要项目,接下来,鲤城区文旅局将组织编制施琅故宅的整体保护规划,推进故宅的安防、消防项目。目前设计方案均已初步完成,正在报审中。此外,还将组织故宅周边环境整治项目立项,推动整体区域的文物活化利用,联动周边学校、文物、宗教等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佛、道、将、儒”的文物主题游径。
责任编辑:黄冬虹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