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遇·三堡:城南这座小宫庙,藏着泉州古翼城的水关

巷遇·三堡:城南这座小宫庙,藏着泉州古翼城的水关
2024年12月13日 09:49 泉州网

泉州古城的城南,有一堡至伍堡5条古街巷,巷名可以一直追溯到宋元时期。宋元泉州的翼城上,从新门街临漳门至南门德济门,城墙上分别有5个堡垒,每个堡垒旁的街巷,从北到南依次被称为一堡至伍堡,如今城墙已经消失,但巷名却保留下来。

巷遇档案

泉州古城的城南,有一堡至伍堡5条古街巷,巷名可以一直追溯到宋元时期。宋元泉州的翼城上,从新门街临漳门至南门德济门,城墙上分别有5个堡垒,每个堡垒旁的街巷,从北到南依次被称为一堡至伍堡,如今城墙已经消失,但巷名却保留下来。

旧时泉州古城南隅慈济铺下的有5个境,一堡至伍堡分属于这5境,分别是一堡浦西境、二堡浦东境、三堡浦津境、四堡永潮境、伍堡紫江境。

由于二堡范围不大,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融入一堡和三堡,已经不存。如今一堡、三堡、四堡相连,南接伍堡,北抵新华南路。

这里留存宋代南外宗正司带来的宫廷雅韵,受到宋代海关机构市舶司的规划影响,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传奇商号,也有码头上流传至今的一幕幕江湖风云,还有诸多独特的民俗信仰,构成泉州城南厚重的历史风貌。

一堡、三堡、四堡示意图(陈慧芬/制图)

三堡桥仔头钱氏:

城南杉行龙头之一

三堡桥仔头巷

在三堡通津宫东侧,有一棵百年大榕树,这棵已经与房屋”共生”的榕树后,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三堡巷支巷,名为三堡桥仔头巷,附近笋浯溪和八卦沟纵横,“桥仔头”的名字和周围环境相关。

泉州城南码头的杉行曾经十分兴盛,不足百米的三堡桥仔头巷巷尾,曾是城南数一数二的大杉行——懋源杉行所在地,这里是懋源杉行的后门,前门开在四堡,但前门产业现在多已归公。

据鲤城文史协会蔡永怀介绍,1943年,城南商人钱振声在水门巷创办“懋源杉行”,钱振声善于用人,聘林天宝、陈继成负责业务,这两人精通杉木业,在杉行有 “卧龙凤雏”之称,在福州中洲设立“华隆”采办庄,生意越做越大。

钱振声是马坂巷“七省药王”陈文卿的女婿,妻子陈笑治有6位结为金兰之交的闺蜜,都出生于富侨家庭。陈文卿的昌隆参药行原址在中山南路花桥亭边,抗战胜利后,不少华侨汇款到泉州,习惯把钱寄存在昌隆号里,一来有利息,二来比家里安全。由于昌隆号信誉极佳,有大量侨汇存款作为昌隆号的流动资金。有昌隆号作靠山,懋源杉行如鱼得水,生意兴隆。钱振声对员工宽厚,坚持做慈善,建造水门渡头,为贫困家庭施棺等,有良好口碑,成为城南杉木行业龙头之一。后来部分资产被强盗抢劫,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统计,懋源号雇工11人,资本2.8万元。 

三堡桥仔头巷巷尾
懋源杉行旧时的广告,可看出懋源号自备船只,生意覆盖东南亚。

钱家几代人在南门经营杉木,钱振声的爷爷1880年在四堡设立“同成”号,经营福杉,遭受火灾破产。钱振声的父亲钱果标在废墟上搭起简易竹寮,利用父亲的业务关系,初期销售柴木,兼营九八行,后来又发展成杉行大户。年轻时的钱振声因为经验不足,一次购进了大批福杉,不料市场猛跌,一时无法偿还货款,父子意见分歧,振声离开家里“同成”号,自立门户,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学者推测:

这里或是泉州古翼城城基的遗存

这条小支巷可能位于古翼城城基遗址上

三堡桥仔头巷最宽处不超过3米,两侧住着十来户人家。文史研究学者吴健康介绍,此前曾和杨清江等历史文化中心的学者来这里踏勘,意外发现其东侧的所有房屋都建筑在离地面1到1.5米高的砌体上,杨清江、吴健康根据形势判断:这房屋地平线底下的高地是泉州古翼城城基的遗存。这是当时踏勘活动发现的可喜成果,期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今后的古城保护改造时特别关注和保护,立碑标示。

三堡水沟巷50号:

将青春奉献给新疆建设的夫妻

下方是阮家祖屋。

在水沟巷50号,杨英颖和杨英奇两兄弟介绍父母将青春奉献给边疆建设的感人故事。这里属于三堡范围,祖父经营蚵壳灰生意,蚵壳灰是一种在闽南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祖父经营有方,置办下占地颇广的大厝。

杨英颖和杨英奇介绍,1949年后,在解放军屯垦戍边的同时,国家也发出号召,鼓励有志青年支持边疆建设。1951年5月18日,经过层层筛选,52名泉州青年响应号召,从东南沿海的泉州出发,奔赴大西北的新疆,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母亲阮清珍。来到当时生活环境艰苦的吐鲁番后,阮清珍当上了卫生员,后来与同在卫生队工作的重庆军人杨荣斌相恋成婚,杨英颖和杨英奇都在新疆出生。

1979年,杨荣斌参与筹建新疆伊犁新华医院,夫妻两人来到伊犁,阮清珍成了该医院的医生。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为新疆建设奉献了大半生的夫妇俩退休后才回到泉州,阮清珍不忘发挥余热,在家附近开设了一间诊所,还经常参加义诊活动,深受周围街坊敬重。

1959年前后,在新疆吐鲁番当卫生员的阮清珍(中)(杨英颖、杨英奇/供图)
杨荣斌和阮清珍在新疆的合影(杨英颖、杨英奇/供图)
将青春献给援疆建设的泉州人在1997年的合影(杨英颖、杨英奇/供图)

三堡通津宫:

这里有古翼城的水关

三堡通津宫

三堡宫内清代光绪年间的灵签碑

三堡街古八卦沟桥上有一座通津宫,俗称三堡宫,前身是水尾宫,始建未详,祀奉水仙、崔府君等神明。后改为通津宫,祀奉文武尊王张巡、许远,两人是唐朝玄宗年间平息安史之乱时,联合镇守睢阳城(位于如今河南商丘)献身的名臣,并称“双忠”,在城南胭脂巷附近曾有一座双忠庙。

通津宫北侧墙壁上嵌有一方石刻,碑右侧刻着:光绪辛巳年(1881)十二月建立。上有“通津宫睢阳府灵签”的字样,左侧是28句签诗,如“参宿元来吉 ,劝君不用疑,所求皆称遂,好事大家知”,信众在此掷筊时,按照掷出的形状,根据签诗来寻求启示。

通津宫水关

宫后是城南古水关,笋浯溪(破腹沟)通水仙宫的水路经过三堡,这里位于古翼城之下。

古水关遗址

拾 遗

吴健康回忆,三堡55号、57号后面,上世纪60年代初曾是工人医院的门诊部。
2017年,一堡到四堡中,少见的出砖入石楼房。(许志荣/摄)
三堡通津宫前,在八卦沟上搭建戏台的钢架。(许志荣/摄)
三堡人家门前的水井。(许志荣/摄)
巷中一户人家的门楣上写着“登亭悦景”,描述生活雅事。(许志荣/摄)
三堡一角,用红砖修筑的公用水井。(许志荣/摄)

策划 ▏许志荣

文图 ▏王了  

视频 ▏点创传媒

统筹 ▏杨莹 洪燕如

注: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水门社区、伍堡社区、杨英颖、杨英奇、吴健康、蔡永怀、魏怀阳、刘李雄、郑福海等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责任编辑:黄冬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