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巡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巡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2022年06月13日 13:49 北京商报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也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多次明确指出。

2022年6月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五年间北京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更高标准和要求。五年间北京围绕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发力,不断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技术引领能力,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根据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北京较上年上升一位排第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单中排名第3位,排名较上年上升一位。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探访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院”)等企业,零距离感受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

“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创新联动

“三城一区”是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三城”每年孕育大量科技成果,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搭建“三城一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协同“三城”20余所高校机构开展10场创新项目交流对接活动,着力承接转化重大科技成果。

量子院位于中关村软件园,是2017年12月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的。量子院以创新管理体制和科研组织机制,打造量子信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使命。

量子院院长助理张硕向北京商报记者重点介绍的,也是该院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比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设立评估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对科研课题确立、科研团队选聘、科研经费使用有自主权等。

量子院确定了电子型量子计算机和全球量子网络为两大任务,以及基础科研和关键核心技术设备支撑体系。根据总目标,量子院把两大战略任务分解成十大关键任务,每项分解任务都确定(引进)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制定科研组织方案和规划。

“我们对人才采取量身定制引才政策,比如从海外回国的量子院首席科学家袁之良,从签署聘用合同到入境到岗,用时仅4个月,在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大力支持下,还高效完成了4000万元设备论证、300平方米实验室改造、8人科研团队组建、人才公寓保障”,张硕透露,截至目前,量子院已入职的全职科研人员217名,其中首席科学家2名、PI研究员25名;外籍人员12名、海外归国人员37名。

地处昌平区南部的未来科学城,在中关村科学城的东北方向,聚焦在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三个领域。

在介绍未来科学城时,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协调处处长杨薇薇不止一次强调,“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将把它打造成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爆点’,这也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未来科学城的定位”。

目前“生命谷”集聚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8个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地,国际研究型医院、冷冻电镜实验室等平台相继落地,集聚了500余家创新型企业,设有2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

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至今刚好五年,中科院的18个科研院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有研科技集团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高校院所和中央企业已入驻怀柔科学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

怀柔科学城的突出优势是科学装置和科技设施集群。物理所从2003年开始布局超导量子计算,是国内最早开展量子计算实验研究的单位,和怀柔科学城的定位十分契合。

“在怀柔科学城,物理所承建了一装置两平台,一装置是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两平台是材料基因平台和清洁能源平台”,物理所研究员、怀柔研究部主任吕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一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实验装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国在物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促使我国在诸如新型高温超导体的发现、量子计算核心技术的突破、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超快调控等研究方向上取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上述一个装置两个平台都是2017年开建。位于物理所怀柔园区X2楼量子科学中心的极端条件量子态调控系统的科学目标在于认识和了解极低温下量子世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极端条件量子态调控系统以制冷方式和温区的不同分为4个实验站,包括极低温实验站、超导量子计算实验站、拓扑量子计算实验站、低温强磁场电子波谱学实验站。

以固态量子计算等量子态调控研究为例,吕力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这种研究必须要用到极低温这种极端条件。过去几十年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在极低温下不断有重要的物理现象被发现。物理所是国内低温技术和低温物理研究的发源地”。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以下简称“纳米能源所”),距离物理所不足10公里,也是一所新型科研机构。

2012年3月,纳米能源所开始筹建,2020年9月,纳米能源所搬迁入驻怀柔科学城,是科学城正式建设以来首个整建制迁入的研究机构。

在推动基础科研产出的同时,纳米能源所积极推进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在摩擦电空气除尘技术、摩擦电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方面开始产业化推广,成立了6家产业化公司,部分产品已经面市。下一步,纳米能源所重点将海洋蓝色能源、微纳传感、医疗健康、信息安全、环保、安防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化工作,已确立产业化专项17项。

创新成果集中涌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诸多促进成果转化也在竞速,其中就包括荷塘生华、华辉安健和亿华通。

荷塘生华是清华工研院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科技公司,负责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目前创新中心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作,建设了符合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EMA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7000M2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研发与中试平台以及9000M2的硬科技孵化器,凭借工艺研发技术、数字化工厂运行体系、稳定的平台生产工艺、模块化组合的成本优势,为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创新药企提供包括病毒载体、mRNA、细胞治疗产品、核心工具酶等全品类中试与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工业生产支撑。

在和北京商报记者交流时,荷塘生华信息工程总监郝国舜重点介绍了创新中心的硬件建设情况,“目前创新中心投入过亿元,建设产线10条,包含符合GMP规范的mRNA药品生产条件,还在建立高通量配方筛选平台与自动化质量检测平台,配方筛选效率提升百倍的同时也可实现高通量研发与自动化检测的高效技术迭代体系”。

此外,创新中心凭借开放、前沿、规模化的生产场景,联合产业链创新企业构建全方位生产解决方案,培育并孵化全产业链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赋能细胞与基因治疗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与荷塘生华一样,华辉安健也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于2015年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病毒学和肿瘤学创新药物发现及开发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

华辉安健中试生产平台一角

据华辉安健CEO陈彬介绍,“华辉安健有多元化的创新研发管线,包括有望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抗体药物HH-003和HH-006、广谱抗冠状病毒融合蛋白药物HH-120、抗肿瘤新药HH-101等产品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正在快速推进当中。公司已建设完成总产能4000升,总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的具备完整大分子药物生产工艺的中试生产平台”。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也能看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成就,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就是案例之一。根据亿华通提供的信息,“北京冬(残)奥会共启用近1200辆燃料电池汽车,搭载亿华通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辆700余台,占比64%,运营里程260余万公里,减碳2200余吨,占比81%”。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