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获批三周年|规模突破千亿!“摩拳擦掌”掘金新赛道

公募REITs获批三周年|规模突破千亿!“摩拳擦掌”掘金新赛道
2024年05月16日 20:05 北京商报

“三年间,市场逐渐搭建公募REITs规则体系,推进底层资产的扩面,为盘活庞大的存量资产蹚出一条新路。”提及公募REITs获批三周年的成绩,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回顾2021年5月,首批9只公募REITs正式获批,三年时间,从9只产品初露头角到30余只REITs同台竞技,公募REITs总规模也从最初的314.11亿元到迈过千亿元大关,产品队伍加速扩容。

扩容之余,公募亦不满足于现有单一资产类别,在监管支持下,开始向着不同类别的底层资产延伸触角,绘就多元的公募REITs图谱。而多发行主体、多业态、跨区域、跨行业类别的REITs持续上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募、机构、资金涌入,也为公募REITs的未来留下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站上千亿级关口

首批9只公募REITs获批已近三年。回顾2021年5月17日,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浙商证券沪杭甬杭徽高速REIT、富国首创水务REIT、东吴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REIT、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红土创新盐田港REIT、中航首钢绿能REIT、平安广州广河REIT以及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共9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经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成为首批公募REITs。

获批三年后,公募REITs注册发行逐步常态化且新品不断。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最新信息显示,5月11日,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华泰宝湾物流REIT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而2024年初至今,已有嘉实物美消费REIT、华夏金茂商业REIT等6只新品齐发。

整体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已有36只公募REITs成立,其中,11只产品于2021年成立,13只产品于2022年成立,另有6只产品在2023年成立。

伴随新品密集出炉,公募REITs的规模逐步扩大。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市场9只公募REITs规模为314.11亿元,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场数据可取得的35只公募REITs合计规模已超千亿元,为1076.47亿元。

发展近三年,也有不少产品收获亮眼成绩。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收盘,相较于上市首日,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鹏华深圳能源REIT等产品涨幅均超10%。但同期,也有部分产品自上市以来跌超10%。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上述分化情况可能是由于公募REITs的市场表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部分产品由于其基础资产运营状况良好、市场环境有利等因素而表现出较好的涨幅。此外,投资者对于各个公募REITs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也可能影响其市场表现。

整体来看,中信建投基金认为,过去三年,公募REITs的引入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积极成效。加强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促进了基础设施行业的资本化,盘活了交通、能源、园区、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领域资产,为基础设施行业提供了增量资金,也推动了基础设施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公募REITs产品的成功推出降低了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门槛,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产配置工具。

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看来,三年发展虽有波折,但公募REITs规模已然站上千亿级台阶,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三年间,市场逐渐搭建公募REITs规则体系,推进底层资产的扩面,为盘活庞大的存量资产蹚出一条新路。

产品类型向多元进发

试点三年来,公募REITs资产类型稳步拓展,底层资产类型从首发时的产业园、仓储物流、高速公路等行业,拓展至保障房、能源发电等,公募REITs队伍已实现多品类齐聚。

例如,2023—2024年,中航京能光伏REIT、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等新能源类公募REITs,以及华夏华润商业REIT、中金印力消费REIT等消费类公募REITs产品也相继面市,为市场开辟了崭新的充满潜力的蓝海。

上述新品类公募REITs的快速登场离不开监管的助力。2023年10月20日,中国证监会曾发文明确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2024年3月27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指出,支持清洁能源等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

华夏基金表示,目前公司共有8只已上市公募REITs,旗下公募REITs产品线齐全。2024年3月,首批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成功落地,在扩内需的同时有利于疏解传统房企资金压力,盘活存量资产,从商业基础设施REITs的情况来看,投资人对于可稳定产生经营收益的商业类资产也有较强的投资意愿。

某头部公募也提到,相较于海外,我国公募REITs的重要创新,是把除了不动产以外的传统基建、经营权等资产都纳入了底层资产图谱,而我国是基建大国,未来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能源、水电、热气等领域都值得期待。

在柏文喜看来,公募REITs的多元化发展表明,市场对于此类新型投资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多元化和差异化需求。

底层资产挖掘空间仍存

近三年的不俗表现,也为公募REITs的未来留下更多想象空间。“三年的发展中,公募REITs的资产类型不断丰富,未来我们也在期待更多资产类型的产品发行上市。”建信基金如是表示。

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基金经理刘玄也指出,根据现行政策分类,目前已上市的公募REITs基础设施资产类型涵盖产业园、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类别。七大类资产的细分行业资产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时,试点政策鼓励的文旅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也在积极推进中。

在探索新品的道路上,多家公募已摩拳擦掌,挖掘公募REITs的新赛道。建信基金表示,在资产类型上,在已发行产业园类资产、申报新能源和保租房类资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消费、港口、景区、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其他资产类型,并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布局新类型资产。

中信建投基金也表示,未来,REITs底层资产有望进一步扩展。除了目前已经上市的资产类型,还有数据中心、文旅资产、输电线路、通信铁塔等资产也有望被REITs化。

红土创新基金基础设施投资部陈超则认为,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可能成为REITs化的新方向。随着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智能安防等将成为REITs的重要底层资产。这些资产不仅具有稳定的现金流,而且增长潜力巨大。而文化体育设施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大量人流和资金流。

也有公募从国际成熟市场REITs的底层资产类型展开思考。华夏基金认为,可持续关注商业综合体、市场化租赁住房等资产类型。同时,顺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养老地产或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杨海平坦言,“个人看好公募REITs的投资前景,其乐观前景建立在盘活存量资产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之上。基于盘活存量资产的迫切需要,新‘国九条’将大力推动优化公募REITs发展环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等政策也为公募REITs底层资产进一步扩面提供了可能。在优质资产稀缺的背景下,公募REITs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多种乐观因素将推动公募REITs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境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未来,随着REITs常态化发行和多层次市场建设的推进,REITs资产类型也将更为丰富,经营相对稳定可控、分红收益预期较为稳定、运营韧性较强的资产更易受到投资者青睐。”刘玄展望称。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