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双创50ETF获批三周年!多只产品成立以来跌超50%

首批双创50ETF获批三周年!多只产品成立以来跌超50%
2024年06月16日 21:15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首批双创50ETF迎来获批三周年。回顾2021年6月15日,首批9只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以下简称“双创50指数”)的中证科创创业50ETF(以下简称“双创50ETF”)获批,不过,三年后,首批产品的业绩表现却不佳,多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跌超50%,规模变动也分化明显。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提及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双创50ETF所投上市公司及相关指数的质量,未来双创50ETF仍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2021年5月,易方达、华夏、招商、南方、嘉实、华宝、国泰、富国、银华共9家公募提交双创50ETF申请材料并先后被中国证监会接收,同年6月15日,首批9只产品正式获批,距今已过去整整三年。

在首批双创50ETF发行后,博时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天弘基金、鹏扬基金也相继发行旗下双创50ETF。截至2024年6月16日,双创50ETF的数量已增至13只。

不过,聚焦首批9只产品,获批三周年的成绩单并不亮眼。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双创50ETF跟踪标的双创50指数近三年下跌50.42%。

受此影响,截至6月14日,9只双创50ETF成立以来收益率悉数告负,其中,易方达中证双创50ETF、银华中证双创50ETF、南方中证双创50ETF成立以来收益率跌幅居前,分别为-53.47%、-53.14%、-53.09%。含上述产品在内,8只双创50ETF跌超50%,国泰双创50ETF则跌49.9%。

回顾首募情况,彼时,作为一键布局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工具,双创50ETF一经发布吸金实力十足,在多数产品设置规模上限的基础上,华夏双创50ETF、南方双创50ETF均在6月21日发售当天一日售罄,此外,据同花顺iFinD,易方达双创50ETF首募规模也超过30亿元。不过,三年后,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首批9只产品规模变动分化明显,易方达双创50ETF规模为70.55亿元,较成立时规模增长134.78%,同样增长明显的还有华夏双创50ETF,规模增长51.17%,达45.35亿元。不过,也有产品规模缩水明显,银华双创50ETF、招商双创50ETF分别缩水46.2%、35.65%。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双创50ETF主要投资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指数,这两个板块的市场环境相对复杂,受到政策、行业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可能使得相关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也导致双创50ETF的业绩不佳。此外,双创50ETF聚焦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估值和波动性,可能影响其业绩表现。上述背景下,部分投资者可能失去信心并选择赎回资金,导致部分产品规模缩水。而随着市场上其他类型的ETF产品不断涌现,投资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样可能导致双创50ETF吸引力下降,规模下滑”。

展望后市,易方达双创50ETF基金经理在2024年一季报中曾指出,长期来看,在国家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大背景下,双创50指数所覆盖的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有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的长期驱动力,是投资者分享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工具。

在郭涛看来,伴随新“国九条”出炉,其中提及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将有助于提升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双创50ETF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及指数的质量,从而提升双创50ETF的投资价值。尽管双创50ETF目前业绩不佳,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双创50ETF仍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建议投资者关注其长期投资价值,逢低布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