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保费同比增4.6%,产品渠道轮番调整,下半场如何演绎

前5月保费同比增4.6%,产品渠道轮番调整,下半场如何演绎
2024年06月26日 20:30 北京商报

保险业前5月成绩单出炉!6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4年前5月保险业经营情况。今年前5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95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原保费收入5894.62亿元,人身险原保费收入2.3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今年前5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同比增长4.6%,增速有所放缓。

但进入5月以来,保险市场尤其是人身险市场出现了诸多积极因素,如部分险企主动停售预定利率3%保险产品,监管取消了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等。业内普遍认为,利好政策不断,有望刺激市场,带来保费回升。

保费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按可比口径,今年前5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同比增长4.6%,增速较前4月的4.63%有所下降,较一季度的5.1%相比增速放缓明显。

具体到人身险行业,人身险公司无论从保费规模还是增速来看,一直是拉动保险业保费增长的“主力”。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5月,人身险公司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2.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7%,今年前4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也仅有4.67%,而今年前3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由此可见,近两个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有减缓之势。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整体保费收入仍在增长,但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保费增速有所放缓是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也可能对保费增速产生影响。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行业也推进了经代渠道的“报行合一”,保险产品的下架、“炒停”等一系列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保费的增长,拉高了一季度保费增速。

产品、渠道迎接新变局

尽管前5月保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也出现了一系列利好因素。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寿险公司将于6月30日正式停售预定利率为3%的增额终身寿险,并将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为2.7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在渠道端,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而在此之前,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

回望此前,2023年7月底,在监管的指导下,保险行业进行了保险产品“大切换”——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预定利率3%的产品成为主流。彼时,新旧产品的切换带来了保费的快速增长。此次“2.75%时代”的来临,又将如何影响市场?

江瀚预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短时间内的投保需求。首先,部分寿险公司停售预定利率为3%的增额终身寿险,并推出预定利率为2.75%的新产品,这种新旧产品的切换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其次,对于已经考虑购买寿险产品的消费者来说,预定利率的降低可能会促使他们提前行动,以避免未来利率进一步下降带来的损失。因此,预计在旧产品下架前,会有一波消费者的投保需求。

预定利率的调整会在短期内刺激消费者需求,而渠道端的调整则是放开了渠道网点限制。江瀚表示,银保渠道的放开有望为保险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保费增长。这是因为,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与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这将增加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覆盖面。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更多的合作机会将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和保费收入。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