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金融数据如期出炉。10月14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9月,信贷和社融增速总体平稳,政策组合发力形成延续支撑。权威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对公贷款投放维持较高强度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9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02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6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28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87亿元。
具体到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9万亿元,尽管同比少增,但环比季节性多增,总量保持平稳。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今年以来,在有效融资需求偏弱、金融数据“挤水分”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因素影响下,新增信贷力度总体不及往年,叠加去年的高基数,9月信贷增速延续小幅回落。
但季节性效应下,9月新增信贷环比明显改善;叠加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降准降息、稳定地产、提振资本市场、促投资消费的政策“组合拳”推出,政策基调转向、逆周期调节加码,对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形成一定托举。
分部门看,9月对公贷款投放维持较高强度,零售端按揭早偿压力有所缓释,票据融资占比下降。
对此,温彬指出,9月专项债净融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创下同期峰值。伴随财政资金拨付落地,相关配套项目融资需求提升,有望拉动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长。另外,9月末一揽子政策发力,部分激发了市场活力,0.5个百分点的降准加快落地,也及时补充了银行可贷资金。
但温彬同时提到,考虑到多数政策的落地和显效仍需时间;部分地方政府将化债作为第一要务,拉基建托底增长的意愿有所下降;以及9月沿海地区出现台风天气,给建筑活动造成扰动,使得企业中长期贷款总体强度受限。
据初步统计,2024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总体来看,贷款、社融数据规模均呈增长态势,尤其是企业信贷得到一定修复;政府债券融资则继续成为当月金融数据的重要支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同样认为,本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二是政策因素积极推动。他进一步指出,9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700亿元和2300亿元,这或许与中央和各地积极采取的刺激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等政策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低于短期贷款,又与历年经验不相符合。不排除是由于9月房贷利率尚未下调,加之部分理财收益率下行,导致部分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可能性。
对于居民中长贷,温彬则称,9月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较弱,但最后一周在政策提振下有所改善,同时月末存量按揭利率下调政策宣布,缓释月内早偿压力,有助于稳定按揭贷款表现。
“后续看,短期内地产销售提振,降低存量按揭利率以及资本市场表现的改善可能会通过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缓解居民消费的弱势,有望稳定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短期需关注下一阶段消费信贷资金转向股市的规模变化,长期则要关注依托经济向好之下的居民就业收入预期改善以及消费意愿的积极调整。”温彬称。
理财资金向存款回流
货币供应方面,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8386亿元。
存款数据上,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00.88万亿元,同比增长7.1%。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6.6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8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1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724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5万亿元。
市场专家认为,M2增速趋稳回升同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
具体来看,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经营信心出现恢复,投资活动也有改善。惠州某石化公司表示,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的累积效应已在显现,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公司贷款利率由年初的3.2%降至2.85%,本轮降准降息后财务成本还可能进一步下降,计划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及人才引进等领域。
同时,理财资金向存款回流,市场信心也有修复。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对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反响热烈,市场预期有所改善,近期股票市场回升,部分资金加速由理财等资管产品向证券回流,客户保证金计入M2中,也带动了M2的回升。某股份制银行东莞分行表示,超1/6的上市公司有意向了解融资方案,希望利用新工具加强市值管理和改善经营。
此外,房地产市场预期改善,近期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现象有所减少。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首付比等多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公布后,多数一线城市楼盘访客量、认购量边际上涨,居民提前还房贷的情况有所减少。某国有大行深圳市分行反映,9月25日以来,个人按揭提前还贷日均申请量较9月上中旬日均水平下降六成。
同时不乏一些外资企业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外资回流效应有所显现。随着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推出,部分看好中国经济的外资企业开始增加在内地的投资。东莞某制衣公司日前刚获得港资股东增资3900万港元。该股东表示,增加投资是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内地巨大市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稳定的投资环境、便利的生产条件的认可和信心。广东某外企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还将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10月新增信贷或转为同比多增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较以往更长,金融总量增速有所放缓。
短期内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金融数据“挤水分”等客观因素是重要方面;另外部分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管控承压、担心被问责等大背景下,将不出风险作为评价业绩的主要标准,也带来了基层信贷业务、授信审批等环节灵活度不足等情形。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落地,社会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金融机构敢贷、愿贷机制也会进一步健全。
“展望未来,我们判断9月新增信贷有可能是今年‘最后一降’,10月开始,新增信贷有可能转入同比多增过程。”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提到,背后是伴随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生效,特别是人民银行降息会刺激信贷需求,而降准落地、大行资本补充安排等,也会激励银行放贷。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行动,有的银行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提高重点领域信贷指标权重,以激发基层信贷人员内生动力;有的银行举行业务推进会,落实表彰奖励;还有的银行扩大了普惠业务尽职免责适用范围,规范免责流程、提升免责效率。
更重要的是,当前宏观政策全面转向加力稳增长,前期金融“挤水分”效应会消退,信贷多增是现阶段提振经济增长动能不可或缺的一个发力点。王青判断,四季度银行会重点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而在房贷利率下调、限购政策进一步退出推动下,居民房贷余额也有望恢复增长。这些都将对新增信贷形成有力支撑。
温彬同样称,往后看,在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发力带动下,四季度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一定强度,房地产销售逐步止跌回稳,生产到消费的内循环有所修复,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回升、缓解居民消费弱势,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增长动能。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会与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努力,加力支持经济实现供求的动态平衡。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