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性、风险与利率:最新报告详解普惠金融中的“不可能三角”

可得性、风险与利率:最新报告详解普惠金融中的“不可能三角”
2024年11月09日 16:50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作为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1月8日,在2024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CAFI(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了《普惠金融中的政府与市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当前普惠金融工作开展中还有哪些矛盾点?政府与市场,分别在普惠金融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针对当前业内核心问题,《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与卓越成绩。一方面,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大幅提升。对比2011年银行账户拥有率64%,如今这一比例已提升至九成,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人均银行账户数从2010年的2.5增长至2023的10.2。物理服务网点几乎全覆盖,数字技术也让金融服务更便捷。

另一方面,市场涌现出一批新机构、新业态,给获客、风控、增信、放款等核心信贷业务环节带来了新的变革,提升了普惠群体的信贷可得性;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不断加强。

此外,《报告》指出,如今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基本建成,利用财政资金,通过优惠担保费率,撬动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

业界对普惠金融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着诸多争议。普惠金融究竟是公益慈善,是不赚钱的买卖,因此需要政府补贴?抑或是做长尾客群服务,是特别赚钱的生意?对此,CAFI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基于《报告》研究指出,普惠金融内涵丰富,既非纯粹的公益慈善,也非纯粹的商业行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多种形态。

《报告》认为,普惠金融是一个涉及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多元生态,由此,监管面临着新课题。特别是在助贷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中,需要明确合作的本质和具体的合同约定方式,以实现最优的社会结果。

市场方面同样面临挑战。《报告》也提出了普惠金融政策目标协调中的“不可能三角”——提高可得性、控制风险和降低利率,在当前市场规律下难以同时实现。胡煦解释到,要提高普惠群体的信贷可得性又要风险可控,就需要更多的资源、人力做贷前审查、贷后控制,势必推升边际成本;如果要降低风险又要融资成本下降,金融机构只能去服务更优质的客户,又会降低普惠群体的信贷可得性;而如果又要强调融资成本下降,又要实现“普惠”,则会削减风险审查的一些资源,这将导致不良率上升。

“如果既要、又要、还要,就必须通过信贷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来降低边际成本。”胡煦强调。

那么,究竟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共赢与平衡?在《报告》研究团队看来,实现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应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其主导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风险和支持重点领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市场在需求驱动、信用信息边界扩展和风险识别数据探索方面具有优势。二者各自扮演合适的角色。

对于发挥主导作用的市场来说,尤其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服务普惠群体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成本应该与收益相匹配。同时在多元生态的塑造上,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形成大行与小行、银行与非银机构、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良性互动。

小米消金党委书记、董事、总裁曹子玮强调,普惠金融的核心要义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该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这样的关系不能错位。“普惠金融做的就是‘短小频急’类的金融需求,政府应避免过度‘父爱主义’,导致善的主观政策意图和不如预期的政策实施结果并存。要想让普惠金融阳光化、可视化而不是重回地下钱庄式的借贷模式,应将定价权最大可能交给市场;但也要注意一些机构的行为边界,不可以用‘最后一顿晚餐式’的掠夺思维把不适合的人群和家庭纳入借贷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