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不消毒取样、支原体肺炎漏检,谁来规范病毒上门检测

骑手不消毒取样、支原体肺炎漏检,谁来规范病毒上门检测
2024年11月25日 21:12 北京商报

11月25日,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预约线上检测支原体肺炎时遇到漏检情况。据戴小琳的妈妈回忆,若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检测结果及时出现,医生参考某平台上门检测的“阴性”结果,自己即便表面症状、血项、肺片都疑似支原体肺炎,不到8岁的儿子就不可能及时用上多西环素,改走阿奇霉素输液,治疗至少会耽误三天。

这样的漏检并非个例。在微博、小红书、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等平台,关于呼吸道上门检测漏检的投诉比比皆是。除了漏检问题,两大平台的上门检测服务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关于“骑手是否有能力取样”“不戴手套、不消杀的取样是否会存在交叉感染”等问题也被包括戴小琳妈妈在内的家长们一一提出。在支原体肺炎爆发的第二个冬天,谁将负责规范上门检测流程?谁来为病毒防控守好检测关?

漏检并非个例

“孩子当时的肺部状况已经是肺炎,难以想象如果尝试使用阿奇霉素,情况会恶化到何种程度。”戴小琳的母亲回忆道。戴小琳在11月14日凌晨发烧至37.9度。由于班级中出现了支原体肺炎的病例,而戴小琳一周前因过敏曾前往世纪坛儿科急诊,存在多重交叉感染的风险。出于谨慎,她当天一大早便为儿子请了假,并前往世纪坛医院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和支原体核酸检测。

因为支原体核酸结果较慢,医生注意到戴小琳有喘息声,因此建议进行肺部X光片检查。20分钟后,肺片、血项结果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极为相似。

“孩子本身对阿奇霉素做过耐药实验,又一上来是肺炎,医生建议前往儿童医院,咨询是否可以使用多西环素进行治疗。”为了尽快让儿子接受治疗,戴小琳的母亲带着他前往了设施更为完善的新世纪儿童医院。尽管新世纪儿童医院的医生确认了世纪坛医院的检测结果,但由于戴小琳未满8岁,在支原体核酸结果尚未得出的情况下,医生仍无法为他开具多西环素。在这种情况下,戴小琳的母亲询问是否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上门检测服务,根据以往的经验,2小时内检测报告就能上传。

考虑到孩子已是肺炎的情况,医生在等待世纪坛检测结果的同时,同意“多一条腿”走路,并建议在等待结果的同时进行输液治疗。

两个小时后,戴小琳在世纪坛医院和平台的支原体检测结果同时出来:世纪坛医院的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而平台为阴性。

“平台是14日下午3点半取的样,5点半出的;世纪坛医院是上午9点半取的样,下午5点半出的。因此,不存在平台检测时病毒尚未释放的情况。”综合戴小琳的肺片、血项、支原体检查,戴小琳的主治大夫判断,孩子感染应该有一段时间了。

这时,戴小琳的妈妈突然回忆起11月8日,在得知儿子班级中出现多例支原体感染后,她曾与其他家长一同预约了这一平台的上门检测服务,结果为阴性。那段时间孩子偶尔咳嗽,但由于天气原因并未发烧,她便没有过于担心。“难道那次检测就漏掉了病情?我们还能信任这种上门检测服务吗?如果发生漏检,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在戴小琳妈妈看来,一次200多元的上门检测并不算便宜,漏检带来的风险也显而易见。

实际上,此类漏检情况并非个例。在微博、小红书、黑猫投诉等社交平台上,关于呼吸道上门检测漏检的投诉比比皆是,涉及多家知名平台。有网民分享了“居家自检”与“医院检测结果”的对比,发现检验结果完全不一致,甚至在致病源是细菌还是病毒的问题上也不一致。

骑手取样的AB面

除了漏检问题,两大平台的上门检测服务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关于“骑手是否有能力取样”“不戴手套、不消杀的取样是否会存在交叉感染”等问题也被包括戴小琳妈妈在内的家长们一一提出。

据戴小琳妈妈回忆,近期两次上门检测均由骑手完成,且他们均未携带一次性医用手套。在第二次采样时,骑手甚至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采样,以避免交叉感染。

然而无论是骑手还是家长,均没有经过正规的医疗采样培训,现场也并不具备相应的卫生条件,这样采集的样本,其可信度究竟有多高?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

一家民营护理机构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骑手取样压缩了样本在传统送检环节中可能出现的时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整个检测的速度,使检测结果能够更迅速地反馈给受检者,为后续的治疗或防控措施提供了便利。但骑手并非专业的医护人员,他们在样本采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例如,在采集咽拭子或鼻拭子样本时,对于采集的深度、力度以及部位的准确性把握可能不足,这可能导致样本采集不规范,无法获取足够有效的检测样本,从而增加了漏检或误检的风险,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产生误导。

此外,样本运输问题也要考虑在内。上述人士指出,电商平台上门检测多采用试剂盒的形式,而试剂盒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有特定的储存标准。骑手在运输过程中可能无法确保样本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或长时间运输过程中,样本的质量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而且目前针对骑手参与病毒检测取样的相关监管机制和规范尚不完善。在资质认证、操作流程标准化、质量监督等方面缺乏明确且细致的规定,容易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具备资质或未经过严格培训的骑手可能进入这一领域,而检测机构与骑手之间的责任划分也不够清晰,一旦出现问题,难以确定责任主体并进行有效的追溯和处理。

检测结果“仅供参考”

在当前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上门检测成为一种创新的尝试。

以其中一家电商平台为例,其标准版服务能够检测12种呼吸道病毒和细菌。对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如甲型和乙型流感、肺炎支原体以及普通感冒,用户可以一次性完成检测,费用在百元以内。平台宣称“准确率高达99.99%,平均3—4小时出检测报告结果”。目前,这项服务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10个城市的部分区域。

“平均3—4小时出检测报告,就存在夸大的嫌疑。”上述民营护理机构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样本收集受到时间限制,实验室可能在下午的某个时间点之后便不再接收样本。尽管某些平台承诺提供全天候服务,但如果样本在截止时间之后才送达,那么报告将无法及时出具。

在某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赵磊看来,这样的上门检测服务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可盲目相信。医院的医生不会仅依据上门检测的结果来开药,这些结果只能为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提供有限的参考依据。检测实验室需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数据才能被视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些消费者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在收到上门检测的报告后,他们向客服咨询检测结果的实验室,然而得到的答复是“不提供此类信息”。

赵磊表示,目前上门检测平台必须肩负起监管职责,确保检测结果的专业性,而专业医护人员的参与也尤为关键。此外,平台应在提供上门检测服务前增设一个“筛查”步骤。对于那些寻求预防性检查或仅有轻微症状的用户,平台可以提供服务;然而,对于处于急性期的用户,平台不应提供服务,而应建议他们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