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来了!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制定了《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指引》),将加强网下投资者询报价行为监管,推动构建良好网下发行市场生态,并自1月3日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证协还提到,考虑在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范围内试点先行,逐步将“白名单”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市场机构。在业内人士看来,高质量的网下投资者能够在市场波动时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或恐慌性抛售,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减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明确进入条件
1月3日,中证协发布《管理指引》,旨在以专业能力建设为导向,将具有示范作用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列入“白名单”,推动形成高质量网下投资者队伍。该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据悉,《管理指引》共五章二十四条,分别对“白名单”的分类、组织实施和应用等作出规定,包括明确专业机构投资者主动申请进入“白名单”的条件;对考核指标作出细化规定;公开“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程序;明确“白名单”应用机制等。
具体来看,《管理指引》明确,符合在上一年度监管评级中,网下投资者达到A级或者相当层级以上;上一年度管理的中国境内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账户连续四个季度平均总资产以及自营投资账户股票总市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具有独立的股票研究能力,且具有两年以上主动股票研究、投资经验的中国境内研究人员、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数量合计达到30人以上;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新股报价审慎、客观等条件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可自主申请进入“白名单”。
中证协将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提出的申请予以受理,并发放调查问卷,按照《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考核指标》进行筛选,将具有示范作用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列入“白名单”。整体来看,在股票主动管理能力的加分项方面,考核的一级指标包括:新股投研团队;新股绩效考核;新股报价与持有期限;主动权益账户资产管理规模;长期业绩。扣分指标涉及合规风控方面,若上一年度机构相关人员存在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措施;上一年度被相关自律组织采取纪律处分或自律监管措施,则予以不同程度扣分。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推动形成高质量线下投资者群体,可以在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背景下,使IPO的运营更加科学化,同时也可以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资本市场形成透明、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对上市公司的定价甚至整个资本市场持续发展而言都有积极意义。
试点先行
自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以来,相关制度安排运转总体平稳有序,市场化发行定价功能逐步发挥,但也时有哄抬价格、串通报价等现象发生,对发行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中证协指出,《管理指引》将具有示范作用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列入“白名单”,并实施动态调整,推动形成高质量网下投资者队伍。
“由于此前的政策存在一定漏洞,导致部分线下机构投资者存在哄抬IPO价格,甚至串通报价,使IPO定价偏高等情况出现。此前也有部分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增发,通过转融通的方式进行高泡沫市值的恶意兑现,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科学客观的定价机制。《管理指引》发布后,对于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实行‘白名单’制度,将使相关报价更加科学。”王红英说道。
根据相关规定,中证协每年开展一次“白名单”分类管理,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12月31日,涉及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原则上以上一年度经审计的报表和公开信息为准。“白名单”评价结束后,中证协将对候选名单进行公示,并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值得关注的是,《管理指引》明确表示,“白名单”分类管理情况供相关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等在分类监管、自律管理等工作中参考使用,并给予适当支持。例如,中证协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白名单”网下投资者采取激励措施,如开通网下投资者注册绿色通道、减免信息报送要求;在入会、登记、备案、注册、业务创新安排等工作中,提供优先办理、简化程序或者材料等服务;选任专业委员会委员时优先考虑“白名单”机构的工作人员;将“白名单”分类管理所列证券公司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等。
中证协在上述文件的起草说明中还提到,考虑在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范围内试点先行,逐步将“白名单”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市场机构,并从声誉约束起步,逐步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在促进市场资源配置,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高质量的网下投资者通常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长期投资理念,能够在市场波动时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或恐慌性抛售,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减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同时,这些投资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从而在询价过程中提供更加合理的价格。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使股票发行价格更加贴近其真实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参考。
中证协还提醒道,“白名单”是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过往参与首发证券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情况进行分类管理的声誉管理机制,并非是对金融机构的综合业务评价,也不代表中证协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未来经营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的综合判断。“白名单”不得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