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城市公共艺术家刘恒甫:公共艺术赋能通州大运河,打造景区独特性

北京市政协委员、城市公共艺术家刘恒甫:公共艺术赋能通州大运河,打造景区独特性
2025年01月13日 22:06 北京商报

地处五河交汇处,承接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外溢,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以下简称“通州大运河景区”)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前往的目的地。

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政协委员、城市公共艺术家刘恒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要以公共艺术赋能通州大运河景区,围绕“水特色”,打造独特性、艺术性兼具的旅游产品,承接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外溢效应。

在刘恒甫看来,通州大运河景区是北京副中心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文化支点之一。不过,当前通州大运河景区的发展具有很大提升空间。

刘恒甫表示,世界旅游名胜基本分为历史、自然和人文创新三种。从历史文物和文化的级别来看,大运河景区与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在自然景观上,通州大运河景区的树木植被铺种时间不长。

因此,刘恒甫提出,通过在通州大运河景区中植入创新公共艺术和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广泛认知的国家文化符号,以提升历史文物与自然生态的吸引力。

刘恒甫提到,在打造新内容和新景观的同时,要锚定景区的独特性。如果只凭借运河文化打造名胜景区,通州大运河景区并没有绝对优势——与运河沿岸的其他点位相比,其历史文物遗留、风土人情、周边建筑风格不突出。但通州大运河的“五河交汇处”这一奇观具有稀缺性,能吸引大量游客一探究竟。

基于此,刘恒甫提议,副中心应当以“水特色”为核心,深度实施“自然+艺术”融合发展策略,在通州大运河景区植入原创公共艺术,打造集自然景观、艺术创新、历史文化三位一体的旅游景区。

对于如何向园区内植入原创公共艺术作品,刘恒甫提到,用现有空间场地,植入以中华文化创新为主体的原创公共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融合国际化活力时尚生活激情,赋能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

在运河文化符号产业化方面,刘恒甫认为,可以建成大运河国际艺术与文化交流平台、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平台,吸引国际艺术家和创意人才参与,推动大运河文化与现代艺术、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副中心打造成为国际艺术城市和创意城市。

一旦通州大运河景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整个副中心的留客能力也将显著增强。刘恒甫称,在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后,通州大运河景区就能够承接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外溢效应,实现“用空间来延长时间”。

而随着景区完成优化,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景区配套的硬件基础设施也将进一步完善。此外,刘恒甫还建议,政府要加强监管,规范景区内外的消费市场秩序,保障居民游客的消费环境。

北京商报记者 牛清妍/文 张笑嫣/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