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市政协委员蔡昱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建议,社区食堂应做到因地制宜,结合目标群体的消费特点和需求进行布局,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做到开一家、火一家。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社区食堂开办热潮,除了老年消费群体,追求便利的年轻消费群体、周边上班族甚至是学生等均是社区餐饮的消费主力军。社区食堂不仅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需求量较大的一项服务,更是提升区域生活服务业便利指数的有力推手,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当前,在社区食堂开办火热的过程中,也有部分食堂遇到了运营难点。究其原因,部分食堂未充分调研辖区内消费群体的实际用餐需求,盲目追求社区食堂“全覆盖”,导致运营成本过高,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蔡昱提到,社区食堂所在的区域不同,面临的环境与消费特点亦不相同,这就要求社区食堂做到因地制宜,充分了解周边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结合选址布局、菜品品质、服务体验、营销推广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打磨社区食堂的盈利模型,才能做到开一家、火一家。
此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食堂业态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中仍需持续优化。“社区食堂仍在不断探索和优化阶段,推动社区食堂发展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蔡昱表示,社区食堂和常规餐饮企业存在差异,但同样需要拥有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提升造血功能。
蔡昱建议,在配套出台创建补贴、激励补贴、就餐补贴等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要指导并赋予社区食堂强化自我造血功能,积极寻找更多盈利点,提高存活率和效益,延伸出更多可盈利的业务线,例如开辟生鲜超市、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吸引全年龄段群体就餐等。此外,相关部门要积极挖掘和总结“开设年限长、运营模式多、群众口碑好”的社区食堂典型经验,在全市系统内进行案例推广。
北京商报记者 张天元/文 张笑嫣/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