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北京向着“在2030年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市经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宣布,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2025年北京要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具体将在数据要素、示范标杆、人工智能+等五方面发力。
激发数据要素活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据刘维亮介绍,2024年北京获批建设“一区三中心”,即: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北京)、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形成积极示范效应,汇聚100余家企业,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数据交易规模已达59亿元。全市已有28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合计金额超7.7亿元。
数据训练、数据交易、数据开放……有关数据的热度逐年升高。
今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人大代表,德勤中国华北区政府事务负责人、战略客户中心合伙人马飞骏的建议,就是围绕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她建议,加强数智融合课题研究,以数据资产+人工智能视角加快数智样板打造,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的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数字化转型开展节奏,构建公共数据资产目录和应用场景清单,推进国资国企自有数据资产流通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加强国资数据资产保护,制定数据资产管理规范,促使各方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建设和运营。
谈到2025年的重点,刘维亮表示,北京将高标准建设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加快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创新优化。提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市场化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数据资产化。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培育壮大数据要素产业。
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标杆示范工程可以拉动产业突破,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一联动效果明显。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要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鼓励医疗、教育、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双智城市建设逐步向平原新城和中心城区延伸。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发展迅速,其中自动驾驶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2024年,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全市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累计超过3200万公里,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北京两会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宣布,2025年北京市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一会一赛”。“一会”是指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北京拟于8月举办以人形机器人参赛为主的主体赛事和以人机互动为主的外围赛事。“一赛”是指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拟于4月举办。
同样在北京两会期间,小马智行在北京开启自动驾驶高快速路无人化测试,这是继去年9月北京市开放大兴机场和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接驳测试以来,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测试首次推进至“无人化”阶段,即车辆主驾驶位无需配置安全员。
北京市人大代表,天融信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技术委员会主任李雪莹的一份议案也围绕北京数字经济建设。她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网络安全是人工智能有序发展、高质量赋能数字经济的基础保证”,建议要鼓励在本市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采用“人工智能+”的网络与数据安全产品,出台实施细则,明确相关产品占比。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
科技飞速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竞争力。
据刘维亮介绍,2024年北京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金融、贸易、农业等千行百业,推动581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达标。GE医疗北京基地获评中国医疗设备制造领域首座灯塔工厂,新增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市金融科技企业达到了1785家,市管企业数字人民币交易规模超过190亿元。全市的数字广告业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建成北京跨境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累计接入认证企业1.4万余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壮大数字服务产业,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维亮分享了具体目标,“北京将加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多维度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8%,占GDP比重超过45%的年度目标”。
当下,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已走过4个年头,突出的建设成效正助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北京的脚步不会停歇。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