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不爱与外界接触
犹如天上的星星
在夜空中独自闪烁
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
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在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即将来临之际,上海静安区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区残疾儿童家长学校联合举办“‘医’路相伴、童心守护”主题活动,用行动和爱点亮每一颗“星星”。

今年7岁的男孩“小石头”是一名自闭症患儿,曾经连勺子都拿不住,现在已经能在钢琴前熟练地弹奏出流畅的音符,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现场,小石头爸爸动情地分享了孩子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让在场每一个人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力量与坚持。

葛先生 患儿家长:
我觉得还是一个心态,家长放宽心,会对孩子所做的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予以容忍,不发脾气,这样对小朋友的心理会有比较好的教育层面。
另外,建议家长要学一点康复技能培训,在家里可以培训;还要经常带孩子出去增长视野,给他讲故事,这都是对他们比较好的教育,希望家长要有耐心。
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
一些同龄正常儿童
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行为
却需要在康复治疗师
日复一日的耐心训练下才能完成

小石头的康复师、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于娜表示,目前对于孤独症的治疗,主要有绘画疗法、音乐疗法、以及一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认知训练。
此外,因为自闭症儿童的部分行为较为刻板,在与人对视方面表现较差,故而还会通过一些智能设备用于孩子们的注视度训练,促进其视觉追踪,对他们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与人交流奠定基础。

在游戏互动环节
专业老师带领孩子们创作涂鸦作品
一幅幅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画作
在他们的画笔下逐一诞生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
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喜悦


朱阿姨 患儿家长:
2012年,我家小孩两岁零四个月开始康复,坚持到现在;以前走路不是很稳,做了康复后好点了;刚开始,我们小孩不会说话,口齿不清晰,现在会叫爸爸妈妈,讲得很清楚的,阿娘也叫得很清楚。
作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实训基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儿童康复基地”分中心、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之家”,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开展门诊康复、站点康复、居家康复、功能社区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让更多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精准、优质的康复服务,也使“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康复有了希望。

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康复评定(妇幼康复)科王红兵主任医师表示,希望通过类似专题活动,能让更多的医疗机构为这星星的孩子们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令一些便捷服务也能触及到这些家庭,同时呼吁全社会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相信每一颗星星
都有独特的光芒和力量
也愿越来越多的人
把这个世界的爱与温暖
传递到他们的小小“星球”
成为“星星”们的点灯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