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3次转型,揭秘天鹰资本:All In智能制造投资

6年3次转型,揭秘天鹰资本:All In智能制造投资
2018年12月06日 10:42 投资家网站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南国雨

在创投圈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转型比创业还难,因为创业是从零开始,而转型则是“拖家带口”地改变方向,对许多公司来说都是极为“惊险的一跃”。

尽管过程不易,但不可否认地是,成功的转型一方面会帮助企业/机构根据时局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以不断实现价值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一条道走到黑”的风险,诸如2015年O2O行业爆发的死亡潮,让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此路不通”,那就要及时地换一条路走。

在股权投资领域,老牌VC的打法相对求稳,一般制定了一个策略,不管“ 白道”“黑道”都会坚持走下去。而如今的中国VC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裂变,新兴VC不断涌现,他们创新求变,打法灵活,能敏锐地嗅到市场发展的契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积极转型来应对发展的挑战,天鹰资本就是其中一支代表性的势力。

自2012年成立以来,迟景朝一直将天鹰资本定位成一家创业机构,转型、变革、迭代几乎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回溯往昔,迟景朝感慨“过去的天鹰资本有太多死去的理由了”。令他欣慰地是,天鹰人身上始终有一种坚韧的基因,几经大跨度转型,天鹰资本不但顽强地在竞争激烈的股权投资市场中谋得一隅,且每一次转型都踩准了成功的时点。在不断探索中,天鹰资本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专注智能制造投资。

目前,天鹰资本的基金获得数家上市公司、国内顶尖机构投资人、高净值人群等高质量LP的持续支持。天鹰累计投出了近40个项目,目前已有10多个项目准备IPO,投出了李群自动化、酷特智能、华制智能、小狗电器、博创智能、映翰通等一批优秀的智能制造企业。

众所周知,企业家的领导力是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对于一家新兴VC而言,转型对创始人及团队的专业度、决策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非常之高,这些也是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

近日,投资家网采访了天鹰资本(以下,简称天鹰)创始合伙人迟景朝,听他聊聊这家创业投资机构成功的转型路径和投资策略。

天鹰资本创始合伙人迟景朝

三度转型

创办天鹰之前,金融专业出身的迟景朝一直在做投行业务,主要为国内企业提供赴境外上市服务,当时在业内已小有影响力。2012年,受中概股危机影响,赴境外IPO企业数量锐减,迟景朝第一次意识到了转型的必要性。

同年,迟景朝回到内地创办了天鹰资本,初期主营FA业务。彼时,FA业务已有数家公司参与,竞争激烈,而天鹰团队的优势在于熟悉境外资本市场运作,一家民营机构想在内地资本市场上打开知名度,短时间内绝非易事。

“我希望发挥团队的主动性和优势,将天鹰打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经过反复考虑后,我认为做股权投资是一个合适的选择”。2015年,迟景朝做出了第二次转型动作:从投行转型到股权投资领域,并成立了两支人民币基金,分别专注早期(Pre-A、A轮)和中后期(Pre-IPO)阶段投资。

初出茅庐,天鹰资本充满好奇心地探索前路。迟景朝带领团队投资教育、新技术、文化娱乐和企业服务等多个热门领域,在投资频率上也相对较快。

在坐落在北京天鹰总部的会客室的墙上,挂满了天鹰过往投过的所有项目:在教育领域,有专注互联网商业教育的馒头商学院,及专注儿童科技教育的帕皮科技;投出了知名科技及创投媒体“钛媒体”;在消费升级领域,有网络游戏公司“白日梦网络”等;在企业服务领域,投资了销售领域服务公司“销售罗盘”、大数据营销服务商“灵思云途”、数据分析平台“七麦科技”……

初入股权投资领域2年多的天鹰资本,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投出的一些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善于复盘的迟景朝很快发现了“大步迈进”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涉足的领域和企业多,增加了团队投后管理的压力;泛领域投资、多元化布局意味着每个领域都难以深入。他意识到,寻求差异化的竞争路径是天鹰资本向知名机构迈进的必由之路。

适逢2015年,政府出台了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拉开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序幕,如此利好政策让迟景朝的目光侧向了智能制造领域。

一次和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讨论,也让他感受到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大趋势,许小年告诉迟景朝,“当前资本积累时代结束,技术进步时代到来。在目前投资收益长期在临界点之下的情况下,惟有技术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进入壁垒,是最好的保增长手段,产业也是时候回归到生产力技术升级的时代”。

此后,迟景朝开始尝试寻找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酷特智能是第一个尝试。这家1994年成立的高档西装厂商运用创新性的C2M模式,以数据驱动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生产平台代替了人脑的管理、传统研发、设计等工作,实现了智能制造。

对酷特智能的投资让迟景朝加深了对智能制造行业的理解。智能制造顺应中国制造向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的大趋势,将会解决传统制造业中的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过高、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等问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用三个十年的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如今序幕刚开,这对天鹰来说是一个绝佳机会,想要成为一个知名投资机构,选择一个领域聚焦是非常重要的,跟着周期发展会大大提高加成功几率”。

于是,2017年,迟景朝做出了第三次转型决策,对外宣布将从泛领域投资彻底转型到专注智能制造投资,这也标志着天鹰资本股权投资进入到了2.0阶段。

产业资源赋能被投企业,搭建生态圈

对于一家成长中的投资机构而言,做如此大跨度的转型是颇需要勇气的。纵观市场上的投资机构,敢于All in智能制造的屈指可数,天鹰资本就是其中敢于下注的机构之一,这与创始人合伙人迟景朝果敢、睿智的个人风格不无关系。

迟景朝告诉投资家网,官宣转型之前,其实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准备工作,从具体业务布局到团队等。重组后的天鹰团队共20余人,虽然精简,但日常分工紧密有序,成员分散在北京、苏州、深圳三地办公,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等智能制造行业最活跃的地区。

目前,天鹰已投资了近40个项目,其中10多个项目已经准备IPO,包括小狗电器、青岛酷特智能、博创智能、慧辰资讯等。

在投资策略上,迟景朝表示,专注是天鹰资本最大的优势。“天鹰目前是专注智能制造领域最大的团队,做投资也需要匠心,需要深耕所投领域和企业,我们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All In在智能制造行业,相信一定有所成就。”

此外,在投资布局上,天鹰团队注重横纵结合、网状覆盖。从横向看,按照制造业的制造流程深耕细分行业,机械加工、工业检测行业、智能仓储与物流等都会有专人跟进;纵向来看,不同的专项小组会聚焦3C行业、智能汽车等垂直领域,形成网络布局,所有项目和资源之间可相互支持和匹配,被投项目之间可以相互赋能。

用产业资源带动投资标的发展,是天鹰资本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依托数年的投行业务积累下的雄厚产业资源,天鹰制定了一套生态圈式投资方法。在投项目时,会帮助其搭建外围生态圈,包括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资源、客户资源、品牌推广资源等。未来,天鹰还会考虑组织产业资源联盟,给被投项目带来更多产业资源。

“如果简单孤立地去投,项目是很难发展壮大的。天鹰一直以‘产业投资人’标准来要求自己,而非单纯的财务投资人。当你给一个项目钱的同时又给资源,那他会喜欢谁,他一定会喜欢你。这对于一些单纯靠烧钱模式的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生态圈式打法还深入体现在投后服务上,迟景朝强调,精细化的投后管理流程很关键,除帮被投企业嫁接渠道、兼顾品宣和人才引进外,天鹰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在两方面,一是帮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人,引进相关产业投资;二是帮助企业对接产业资源,助力高速发展。如在投华制智能项目时,天鹰帮其对接了大型上市公司的智能化工厂改造项目,对华制扩展业务起到了很大支持作用。

找对人、做对事,40个项目,失误率几乎为0

在投资阶段上,天鹰主张从Pre-A到Pre-IPO全覆盖,但侧重A轮、B轮。迟景朝认为这两个阶段最能发挥天鹰的核心本领,“企业从0做到1,天鹰帮助它从1做到100,我们的核心在于帮助它更好地成长。”

值得一提地是,在过往投出的近40个项目里,天鹰团队的失误率几乎为0,这首先得益于ALL in策略,专注会更加专业,一般看几百个项目才下注一个。另外,丰富产业资源能协助验证项目技术的领先性,双轮驱动战略下,成就了天鹰团队较高的风险把控水平。

在甄选项目上,迟景朝非常谨慎,他认为首先要投天鹰看得懂的项目,拿到一个项目,既要做客户访谈,还要对上游产业链做深入行业调研;其次要投天鹰能帮得上忙的企业,项目需求和天鹰的产业资源能否很好的匹配是一关键点。

迟景朝表示,天鹰资本最核心的追求是,项目的技术一定要有高门槛,能够经得起未来长时间的检验和考核。如最近投资的智能制造独角兽—李群自动化正是天鹰核心追求的体现。李群自动化拥有的机器人控制技术有领先优势。

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投人,迟景朝对这句创投圈流行语也表示了赞同。智能制造行业,创新性的技术很关键,他欣赏在智能制造领域对技术创新有狂热偏爱、有吃苦精神和大局观的创业者。

团队也是迟景朝考察项目时格外看中的因素,他认为,技术、管理、市场等各部门协调紧密, 这样可以避免单一创业者的风险。

在投小狗电器时,不到的2周时间里,迟景朝只和企业创始人见面沟通了3次,便定下了投资意向。

是什么地方打动了迟景朝?在一次上门拜访过程中,他看到小狗电器的办公环境后,,公司已有几百人的员工规模,办公环境比较朴素。创始人檀冲拿着财报向他解释,资金主要用在了产品、市场、团队等方面。

与对自己的“抠”形成鲜明对比地是,小狗智能电器每年会拿出上千万支持慈善。迟景朝十分看好这家实实在在做事的企业,如今的小狗电器也已在天鹰的助力下,发展成为新消费领域的行业领导势力。

智能制造投资需要匠心和耐心

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经之路,智能制造行业里涌现出的小狗智能、酷特智能、李群自动化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案例说明,在中国“制造”向 “中国智造” 、“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迟景朝向投资家网分析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他认为,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产业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可避免地,现在国内的制造企业有点“急功近利”,为了迅速拉低和国外高端制造业的差距,出现了一些“炒概念”、泡沫堆砌等不好现象。

“中国“制造”向“智造”转变的过程一定是需要时间的,因此需要保持耐心。近年来,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迅速,是资本市场热门的投资领域。作为投资人,也需要理性地看待这个行业,要用匠心精神做投资。”

尤其在当下“募资难”的凛冬大环境下,迟景朝主张的用耐心和匠心做投资,或许会给那些一直追求盲目激进式发展的投资机构和企业,一剂静下心来度过生存危局的“良方”。

迟景朝指出,“募资难”除受资管新规等新政影响外,过去几年创投行业狂热式地发展也是一大原因。“过去盲目地快速地泡沫式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此前有人说,创投行业可能还要死掉70%-80%的企业。我觉得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一件事,大批不合格的创业企业被淘汰掉已成定局”。

从专业投资人角度,迟景朝还对艰难过冬的中小企业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小企业应当向大企业看齐,研究回归事物的本质,回归本心,不要想东想西,要专注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

当被问及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时,迟景朝表示,天鹰要先踏实做好年底冲刺,“做事情做到极致,也是天鹰团队对自己的勉励”。在采访中,迟景朝多次提及专注和极致,这两个词或许已深深融汇到了这家投资机构的“内核”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