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进行时:昔日百万“壳”如今白菜价都无人问津?

洗牌进行时:昔日百万“壳”如今白菜价都无人问津?
2024年06月14日 21:01 和讯网

  各位小伙伴,你们听说了没?某上海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打算以65万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甩卖。

  ---1---

  前几年,“私募壳”可是金融市场的“稀缺资源”,2020年售价一度超过100万元,就连中介都能从中赚走10万到30万不等!

  那时候,私募市场一片兴旺,因为重新备案私募管理人流程复杂,审核周期又长,又担心错过最佳的募集时间,因此私募壳买卖需求越发频繁旺盛,私募壳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现如今,即使打五折都没人要。这可比双十一的折扣还狠啊!短短4年,风向完全变了,私募的生意不好做!

  这件事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多家媒体经过多方求证,也没问出到底是哪家私募。不过,可以从“在缴纳社保人员5名”这一信息推断,该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大概率在0~5亿元之间,属于小规模私募。

  有网友留言:2018年卖到120万,现在还卖65万,不好接手。除非是大金主,主要是法人不好转让。现在去海南注册,估计大几十万都可以搞定了。

  财经大V评论:私募现在这是哐哐出清啊!!!新规下来后很严格,一大堆私募基本熬不过12月份的,所以开始甩了…

  ---2---

  这个现象背后,归根到底是因为,监管层收紧私募备案流程,门槛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大量空壳私募、问题私募被注销。

  所以,大家都不傻,私募新规之下,何必去接“私募壳”这个烫手山芋?

  4月30日,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其中提到了几个重点问题和关键数据:

  (1)500万、120个交易日

  私募新规提到,如果私募基金上一年规模低于500万,或者连续60个交易日低于500万元,应当停申购,如果触发停止申购后,连续 120 个交易日基金仍低于500万元,进入清算程序。给予一定过渡期,起算日2025年1月1日起。

  意思很直接明了,对那些壳产品的态度,那就是好走不送。目的在于出清。起算日是明年1月1日,留给那些生存艰难的小型私募的时间不多了。

  (2)不得复杂架构、多层嵌套

  监管之所以提出这条规定,正是针对一些小型私募,防止它们沦为资金通道,已达到收割韭菜,也就是前段时间跑路的瑞丰达使用过的套路。此条新规让很多“私募壳”的价值大打折扣。

  (3)25%!25%!

  监管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告诉那些经营状况不佳的小私募,想通过一两只核心股票ALL IN、炒作,从而实现逆风翻盘基本不太可能了,疯狂加杠杆、单吊的时代一去不返。

  ---3---

  随着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中小型私募生存环境愈发艰难,整体表现不乐观。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止5月29日,今年以来81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其中,主动注销203家,依公告注销10家,12个月无在管注销103家;协会注销497家,占比超六成。

  这表明,中基协对违规私募出清的决心更大、力度更猛,向私募基金管理人传递出“必须合规运作”的意图。

  业绩方面,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1~5月,0~5亿规模主观私募今年以来收益率达-1.3%,在各规模私募中表现垫底。与业绩相对最好的百亿规模以上私募相比,业绩相差7.5%!同时,0~5亿规模私募亦跑输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此外,1~5月,0~5亿规模主观私募取得正收益的有1128家,占比44.9%,是各规模私募中正收益占比最低的群体。

  所以,各位小伙伴们还是老老实实做投资吧,别想着投机取巧了!在这个私募江湖里要想生存下来,可得小心再小心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