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私募前5月领跑:平均收益逼近20%,长期持有这些股

3家私募前5月领跑:平均收益逼近20%,长期持有这些股
2024年06月17日 09:20 和讯网

百亿私募1~5月最新数据出炉!

数据显示,主观私募呈现出规模和平均收益成正相关,规模超百亿的私募平均收益最高,跑赢沪深300指数1.9%。截止5月31日,今年以来在百亿私募中海南希瓦、东方港湾、乐瑞资产前5月领跑整个行业,收益率均超18%!从持股情况来看,化工、大消费、新能源等相关个股成心头好。

规模和平均收益正相关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5866家主观私募处于备案存续状态,占证券类私募总量的71.5%;其中,1435家主观私募正收益,占全部主观私募的24.5%。

值得一提的是,分规模来看,主观私募呈现出规模和平均收益成正相关,百亿以上私募1~5月业绩表现最好,而0~5亿元规模则表现垫底。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规模在百亿以上主动管理私募平均收益达6.2%,是各规模主观私募中业绩“冠军”;其中,斩获正收益的百亿私募达27家,占比77.1%。

50~100亿元规模主观私募业绩表现紧随其后,截止5月31日,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3.1%,正收益的公司有24家,占比70.5%。

业绩表现排第三位的是20~50亿的主观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2.9%,其中取得正收益的有62家,占比59.6%。

排在第四位的是10~20亿的主观私募,今年1~5月平均收益达到2.5%,75家公司正收益,占比67%。

5~10亿的主观私募今年1~5月平均收益未闯进2%行列,录得1.7%;取得正收益的有119家,占比60%。

业绩垫底的是0~5亿的主观私募,截止5月31日,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负,仅为-1.3%,取得正收益的私募占比最小,为44.9%,录得1128家公司。

随着私募进入“存量”时代,行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马太效应将不断显现。回顾2023年,数据显示,管理规模前4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近80%,显示出“强者恒强”的特征。

朝阳永续联合创始人李智曾在接受沪上某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最初的野蛮生长,如今的私募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机构间的竞争不再是对冠军头衔的争夺,而是专业性、稳健性和服务水平的比拼,是全方位的较量。”

海南希瓦、东方港湾领跑

百亿私募押注这些个股

截止5月31日,今年以来百亿以上规模主观私募中,收益率排在前十的分别是海南希瓦、东方港湾、乐瑞资产、睿璞投资、高毅资产、景林资产、中欧瑞博、上海瓴仁私募、聚鸣投资以及勤辰资产。

从办公城市来看,来自上海的私募最多,达到4家,包括景林资产、上海瓴仁私募、聚鸣投资以及勤辰资产。

从核心策略角度来看,除乐瑞资产为债券策略外,其余9家公司均为股票策略。

从收益率角度来,上述排名前十的主观私募1~5月收益率均在8.5%以上,其中8家私募收益率超10%,2家私募收益率超20%。

根据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据统计,上述10家百亿私募的一季度末持仓股,仅供参考。

数据显示,但斌旗下东方港湾现身贵州茅台(600519)和陕西煤业(601225)十大流通股东,持有市值分别为613万亿和336万亿。

但斌对茅台(600519)从不吝惜溢美之词。他曾在《时间的玫瑰》里这样描写茅台:茅台就是液体金山,甚至比金山还值钱,因为金山有挖完的一天,可茅台永不枯竭。

煤炭股是高股息的代表企业,陕西煤业等龙头企业在2020-2022年的平均股息率均在10%以上。对于煤炭,但斌曾表示,煤炭行业本身周期性波动比较大,它不性感,但是一个事后回报很高的行业。

截至一季度末,高毅资产旗下产品共出现在37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中,合计的持仓参考市值高达406.03亿元。从行业分类来看,高毅偏爱基础化工和电子及医药生物行业,持有相关行业个股数量分别为10只和6只。

具体来看,高毅资产头号重仓股依然是冯柳的“旧爱”海康威视(002415),自2020年三季度新进海康威视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以来,“高毅邻山1号远望1号基金”一直重仓持有,截至今年一季报最新的持仓数量为4.11亿股,较上一报告期减持1600万股,期末持仓参考市值为132.18亿元。

紫金矿业则为邓晓峰的心头好。截至今年一季报,“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和“高毅晓峰鸿远”合计持有紫金矿业(601899)6.11亿股,期末参考市值为102.73亿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