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音乐人开始自救了?

年轻音乐人开始自救了?
2024年06月14日 22:54 新音乐产业观察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今天,一封给所有音乐人的公开信被众多厂牌与音乐人传播转载。公开信里倡导“Musicians help musicians”,提出音乐人之间共享资源,为年轻原创音乐人提供真实的帮助。发起方正是年轻音乐人的聚集地:B站。

近年来,互联网上的各种音乐人扶持计划层出不穷,成为独立音乐人崭露头角的必经之路,也成为平台间原创内容竞争的必要手段。而在平台之外,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推动自发的互助计划。尤其曾经三年的特殊情况,让很多音乐人失去了原本就不多的工作机会。痛仰乐队推出“后浪计划”、不显名基金会发布资助计划……一批音乐人选择向处于困难中的同行伸出援手。

相比于平台对资金、流量、舞台等资源的承诺,这些音乐人互助计划可能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源实力,更多的是对同行的惺惺相惜。他们更善于发现那些隐秘但又有才华的原创音乐人,成为平台扶持之外重要的补充力量。

这一次,B站把音乐人互助引入平台的原创扶持计划中来,促成音乐人之间分享资源,互通有无,B站则作为发起方提供价值500万的创作基金。这种新的尝试,是否会让已成定式的音乐人扶持计划,展现出新的活力?

为同行充当一把绿叶

“音乐永远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让我们充当一把绿叶,为汹涌的后浪扬起风帆,增添新的勇气和爱。”《后浪》首张合辑的文案中这样写道。到2024年,始于痛仰工作室的“后浪计划”已踏入第四个年头。

2021年春天,痛仰工作室提出,将用巡演利润支持演出场地和当地的音乐人。此外,工作室还将为入选音乐人发行合辑,举办线下专场演出等等。在过去的三年里,痛仰工作室已先后推出了三张精选合辑,与几十组年轻的音乐人碰撞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

痛仰工作室发起“后浪生活节”,邀请“后浪计划”入选音乐人们表演

差不多同一时期,不显名基金会发布公开信,向同行伸出友善之手。公开信提出,“中国非主流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严重的金字塔结构——极少数人涝死,大多数人旱死”,基金会的目标是跳出熟人圈子,面向更多“优秀的、隐秘的、更需要帮助的音乐家”。

基金会资助的目标是全职从事非主流音乐且生活困难的年轻人,包括调音、灯光等相关职业,并提出现在和将来都无需音乐家的任何回报,“如果非要有,则希望有能力之后也帮助他人”。

除了这些直接的资助之外,其他音乐人也曾以各种形式的努力来帮助潜藏在民间的同行们。像民谣歌手小河早在2018年就和团队开启了“寻谣计划”,寻找会唱童谣的当地老人,举办现场音乐会,把好的童谣推广给城市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

第二季“图一乐原创音乐大赛”颁奖现场

也有音乐人选择在提供个人资源的同时,借助平台的渠道,挖掘、传播好音乐。像调侃为“史上最穷音乐大赛”的B站“图一乐原创音乐大赛”,就是由音乐人LKS自掏腰包创办的比赛,但无论是评委还是参赛选手,都呈现着极高的专业度。

4个月内,投稿作品超17000首,在包括陶喆、汪苏泷、许飞、Alan Walker、刘柏辛等在内的20位专业终审评委,1万多位UP主、十几万投票用户的参与下, 评选出20首获奖作品。

第二季“图一乐原创音乐大赛”颁奖现场

如今,B站从平台角度再次发起音乐人互助计划,号召音乐人之间连结成长期的网络,分享经验和机会。

为扶持增添新的审美视野

此次B站2024年的新世代音乐人计划·原创季,尝试融合平台扶持和音乐人互助两种模式的优点。明星音乐人、战略合作伙伴、乐评人、厂牌参与作品筛选,为音乐人分享资源,平台则以辅助身份,投入500万创作基金以及相应的支持。

B站的公开信提到,希望这次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扶持,而是基于音乐人真实所需而提供的支持,选择、决定权完全交给音乐人自己。

如何满足音乐人在生存和创作上的需要,是行业由来已久的问题。如今,每年都会有众多新的扶持计划诞生。音乐人投稿,平台以某种形式进行筛选后加以包装并宣推,再辅以发行、演出等其他支持,从中筛选出获得市场认可的作品和音乐人,成为各类音乐人扶持计划的基本配置。

这一模式,和从前的唱片公司签约歌手,培养新人的机制非常类似。唱片公司签约包装新人,为新人做企划、制作专辑,做宣传和发行,让新人通过大众媒体曝光,作品被乐迷收听、购买、喜爱,最终形成受众群体。而新人的歌曲版权及其他商业权益,归属于公司。只不过和传统唱片公司相比,音乐平台能提供的流量、渠道和各种资源更丰富。

但随着流量内卷,内容生产活力空前,平台的扶持计划终究只能惠及少数拥有流量的音乐人和作品。对大部分没有粉丝基础的独立音乐人,缺乏流量和关注度反而影响到他们的作品变现。平台方的支持成本也日益增加,而且面临着在市场和流量中间把握平衡的问题。

此外,平台更要考虑到如何在短期激励之后,帮助音乐人持续创造和发展,避免昙花一现。因此,围绕音乐人的培训、辅助等其他相关服务也逐渐添加到扶持计划中。但由平台承担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扶持,显然也是很重的负担。

音乐人互助计划凭借灵活性和纯粹的艺术导向,一定程度上成为平台音乐人扶持计划的补充,增加了新的审美视野。相比起来,音乐人之间更看重音乐的质量和创作的多样性,更注重非功利的、自我表达的作品,也更理解同行之间的需求,更有助于带动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尝试将两种模式的优点结合,是对以往音乐人扶持计划的升级换代,相信也能激发出更多有独特创造力的作品。

为音乐人增添新的勇气和爱

由B站发起“Musicians help musicians”并不意外。B站本身以UP主为主导的思路,与音乐人互助的思路完全契合。它的多元氛围和圈层属性,让它可以在市场和流量之间取得相对平衡。既给音乐人的自我表达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也为作品走向更大市场保留了可能。

不论是两年前从说唱这一流派打入年轻音乐受众,还是2023年针对站内超过45%的女性创作者开启“女生季”,都是从细分人群着眼并深挖。B站从每一位UP主和他们背后的小圈层入手,俘获一批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核心受众。

专业的原创音乐人、活跃的社区用户、持续的扶持举措,在B站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系。从扩音计划、新世代音乐人计划、声音速写等等活动,再到自制音综《说唱新世代》、聚焦原创音乐的《我的音乐你听吗》、立足校园市场的《爱唱歌的大学生》女生季,B站不断从流量、资源、资金等层面扶持音乐人、推广优质音乐作品,也为大家提供口碑出圈的机会。

从图一乐原创音乐大赛这样的“卧室颁奖礼”到新世代音乐人计划·原创季,B站一步步把音乐计划的幕后主导权交还给音乐人,也实现了从内容生产到评价体系的全面升级。从音乐人的自助创作,自助发布,到如今的互助支持,互联网的开放性彻底打破了权威垄断,让创作者充分自我呈现,获得圈层共鸣,进而突破圈层。

《摇滚吧,经济学》的作者艾伦·克鲁格曾写道,“对创作和与他人分享音乐的热情将绝大多数音乐人吸引到这个行业,并且使他们坚持了下来,尽管最终能名利双收的概率是如此之小。”

但纯粹为爱发电注定也无法长久。相信音乐人能从来自同行的温暖中,增添新的勇气和爱,让自己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健、踏实。

-全文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