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有趣的父母,万里挑一

钱钟书:有趣的父母,万里挑一
2019年12月19日 20:00 兴证资产管理

21年前的12月19日,钱钟书离开了这个世界。

今日再想起他,想到的还是他的有趣。

只不过不再是他为猫打架,幽默毒舌。

而是他作为父亲,站在女儿身旁,教给她有趣和温柔。

有趣的父母,万里挑一。

小麒麟开始看《我们仨》时,最让人羡慕的,是钱钟书一家人的有趣。

在钱家,钱钟书和钱瑗是两个顽童,互相打闹,无话不说。杨绛和钱瑗是姐妹,相互照顾,相互陪伴。

有时,钱钟书是老师,杨绛母女是学生,有问题找钱钟书就能解决。有时,钱钟书又变成小孩,需要杨绛母女照顾生活。

▲ 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合影 | 图片来源网络

有趣是这家人的日常,三人下馆子时,最爱观察其他吃客,偷听他们聊天,然后分析出一部人间情感大戏。

“那边两个人是夫妻,在吵架……”

“跑来的这男人是夫妻吵架的题目——他不就是两人都说了好多遍名字的人吗?……看他们的脸……”

一边吃饭,一边看戏,热闹有趣。

▲ 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合影 | 图片来源网络

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生活的朴素,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但生活的光,是在平凡中找到的趣味。

▲ 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合影 | 图片来源网络

有趣的父母 万里挑一

最初,钱钟书和女儿还不是好朋友。

抗战时,杨绛和四岁的小钱瑗住在上海,钱钟书在云南,两年未得一见。回来时,女儿认不出爸爸。

她看到钱钟书把行李放在杨绛床边,担忧地监视着钱钟书。

她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钱钟书回答:“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小钱瑗反驳:“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这时,钱钟书悄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两人便立即化敌为友了。

童趣

好父亲心怀童趣,尤其有了女儿后,会好像越活越小。

从此,钱钟书成了小钱瑗的玩伴,两人天天淘气打闹。

钱瑗小时候 | 图片来源网络

钱钟书爱在小钱瑗肚子上画鬼脸,脸上画胡子。还爱在女儿被窝里放各种玩具,等她睡前收获惊喜。

有次他在小钱瑗的床上叠了一个“城堡”和“怪兽”,先是用大辞典做底,一个四脚朝天的板凳做城堡围墙,上面放上皮鞋做顶。怪兽是用小钱瑗的书包,上面放满书,接上一个长长的鞋拔子做尾巴。

▲ 钱瑗 | 图片来源网络

被小钱瑗抓到他恶作剧后,钱钟书恶人先向杨绛告状:“阿圆欺我!”

小钱瑗理直气壮:“Mummy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

杨绛连忙赶来,三人大笑,客厅电话响了都没听到。

没女儿陪钱钟书玩时,他就自己玩“石屋里的和尚”的游戏:一个人如和尚般坐在帐子里,披着被单当袈裟,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钱钟书精通多国语言,也爱用这个技能来抓弄女儿。

▲ 钱钟书与钱瑗 | 图片来源网络

每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就逗女儿说:“Baby,no eat.”,谁能想到不久钱瑗就可以反驳:“Baby,yes eat.”

偶尔钱钟书还教小钱瑗外语句子,但都是粗话。每逢朋友来做客,钱钟书就叫小钱瑗出去显摆,惹得客人大笑不已,这时小钱瑗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反而沾沾自喜。

有趣的父亲骨子里的孩子气,在女儿面前是掩藏不住的。

正因此,他们得以放下千年来中国父亲严肃的面孔,用童心给孩子开心的童年。

童年短暂,有趣的父母能在这段时光里,填下了世间最妙的趣味。

▲ 钱钟书与杨绛 | 图片来源网络

父母有趣的背后  是温柔与爱

有趣的父母不止有趣,这有趣的背后是深入骨髓的温柔与爱。

若不温柔,何来与你开怀大笑;若不爱,怎会为你牵心挂肠。

最开始钱钟书得知杨绛怀孕时,他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这是爱屋及乌,因杨绛如此美好,也希望女儿如她,可杨绛心中想的是:“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两人都是如此。

图片来源网络

等到钱瑗诞生后,钱钟书决定不再要第二个孩子。因为他明白父母的爱有限,多一个就分走原本能给予钱瑗的爱。

钱瑗出生时,钱家在外国,平日里工作忙,大家都会送小孩去托儿所,钱钟书夫妇却舍不得。

他们的邻居兼好友曾提出,可以帮忙带孩子。但杨绛心中想:“孩子还怀着肚子里时,不怎么挂心,但是不在肚子里了,反倒牵肠挂肚,不知道怎么保护才妥当。”

曾有一次,邻居把钱瑗的小床挪到她卧室想看习不习惯,小孩子沾床就睡,一点儿也不哭闹,反倒是钱钟书和杨绛,一夜未眠。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平日里嘻嘻哈哈的男人,他的温柔在那个夜晚有着怎样的百转千回,我们不得而知。

70年代,钱钟书夫妇被打入“牛鬼蛇神”阵营,邻居是一对高大年轻的“革命夫妻”,专门批判针对知识分子的一类人。有次钱瑗请来钟点工洗衣服,对方却硬要钟点工替他们先洗,而且扬着脸说:“你不是好人。”且打了钱瑗一巴掌。

杨绛爱女心切,上前还手,却一拳难敌四手,不停地被摔倒在地。

钱钟书听到声音跑出来,见此情景,怒火难息,抄起大厚木板就往对方头上砸,幸好及时劝架。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打人并非光彩之事,但爱的本能让他们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钱钟书一个63岁的瘦弱文人,又是如何能抄起那厚重木板的?

在妻女受欺时,钱钟书本能化身勇敢的丈夫父亲。

一个好父亲,都是示外人以坚强果敢,示家人以温柔体贴。

正如他有趣的外表背后,往往是温柔而深沉的爱。

这种爱,不顾一切。

图片来源网络

 父母有趣 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有趣,其实是对孩子精神的“富养”,是最好的教育。

幼时,钱钟书是有趣的玩伴,长大后,钱钟书是交心的朋友。有趣而知心,两人自然能平等地沟通。

父女俩互相玩闹,却又互相尊重。比如有人提出让钱瑗去学些才艺,钱钟书却让他直接问钱瑗意见。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平等尊重,耳濡目染间,父母言传身教最为有效。所以钱瑗就像钱钟书夫妇的结合体,既有像钱钟书的痴,也有像杨绛的正。

她懂得有趣的可贵,更懂得在平庸的生活里,依旧保持热情,坚持做自己。

对于读书一事,钱瑗学到了钱钟书的痴,因为她玩闹之余时常跟着钱钟书读书。

11岁的钱瑗每次到爷爷家时,就翻箱倒柜地找书,弄到满地是书,让爷爷大为惊奇,直接夸道:“吾家读书种子也。”

图片来源网络

杨绛曾这么描写钱瑗看书的时候,“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

平日里看书,父女俩看到激动之处,钱钟书都会痴笑不停,易受感染。而钱瑗读书,读到伤感处,也是伤心痛哭。

所以杨绛说:两父女都是一身呆气。这样的呆气,是一种可贵的感同身受和同理心。

她学到了母亲,刚正,敢作敢为,敢于表达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

钱瑗负责与英国合作一个教学项目,往往此类项目,国外都是权威,所以新聘请的英国老师便说:“我要这般这般教学”。

但钱瑗根据中国实际告诉他应该如何教最好,外国专家不服气。钱瑗就带他去图书馆,把他该看的参考书目一撂全给他。

学期末,这位外国专家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他承认钱瑗给他很大的帮助。

图片来源网络

但在钱瑗心中,这都不足称道。

因为最好的赞扬,是她爸妈说的那句话:

“你是我的生平杰作。”

图片来源网络

我看完《我们仨》后,最让人伤怀的,是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钱瑗离世,1998年,钱钟书离世,留下杨绛一人。

图片来源网络

人世间没有单纯永远的快乐,更没有童话般的结局。

父母尚在,便还有欢笑。

每个人的父母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他们不够有趣,不够博学,不够富有。但他们足够爱我们。

仅此一点,弥足珍贵。

虽然有趣的父母万里挑一,但爱你的父母更应好好珍惜。

图片来源网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