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孤注一掷》,防范金融诈骗知识麻溜溜学起来

看完《孤注一掷》,防范金融诈骗知识麻溜溜学起来
2023年08月23日 18:01 兴证资产管理

近日上映的《孤注一掷》成为了热搜词条的常客。截至目前,该电影总票房已突破30亿。同时,与影片相关联的境外诈骗的社会热点话题也引发了全平台网友的热烈讨论。

《孤注一掷》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直击赤裸人性的“利”和“贪”,深度还原了电信网络诈骗的骇人内幕和巨大危害。

电影中,诈骗团伙利用高科技、大数据、心理博弈等手段,实现锁定诈骗对象、将消费者引入“投资理财”圈套、快速转移钱财等诈骗环节

回观现实,电影情节并非卖弄奇观,现代金融诈骗正是冠以“网络化、高端化、‘合法’化”等虚假外衣时刻潜伏在消费者的身边。

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网络诈骗套路,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提升安全防护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落入诈骗陷阱的可能。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常见的金融诈骗常被“伪装”成哪些套路?

Part.01

“虚假网络贷款”陷阱

01

解释

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贷款广告,利用受害人继续周转资金、贪图小利等心理,不断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诱骗其通过转账方式交纳保证金、会员费,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02

案例

罗先生迫于孩子升学和父母养老的双重压力下,处于手头较紧的状态。某天,他在某网站上看到这样一条借款广告:“无需征信、无需抵押、快速放款”。并且该网页对于贷款步骤的介绍也是非常简单,只要点击链接进入平台,下载APP,注册完成后可以轻松获取贷款资金。资金短缺的罗先生一时心急,想着能借到钱就行,于是便跟着步骤注册、申请并且缴纳了8000元的注册会员费,等他成功支付完所谓“会员费”后,却发现自己怎么都登录不上贷款账号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Part.02

“征信修复”陷阱

01

解释

诈骗分子以“征信修复、洗白”等名义发布虚假广告,诱使一些对征信制度不了解以及急于删除不良记录急切心理的受害者,要求其进行转账、刷流水、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等行为,从而进行诈骗牟利。

02

案例

近日,黄女士接到自称是某金融机构客服的电话,对方告诉黄女士在使用一笔消费贷款时出现逾期,需要对个人资产进行验证才能修复征信。黄女士对此深信不疑,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自己银行卡内所有存款58372元全部转入了指定的“安全账户”。但对方表示金额不够,需要继续汇款,并且传授话术让黄女士向亲友借款,还引导她下载网贷APP贷款转账,黄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但此时汇出的五万多元已经来不及追回。

Part.03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陷阱

01

解释

诈骗分子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理财广告,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荐股”群,以群聊、上课、培训等形式对受害人的投资行为进行诱导,甚至冒充市场上某某知名分析师、明星投资经理获取受害人的信任,使其在虚假的投资APP开设账户,进行所谓的“投资”,最后本金无归。

02

案例

某天,李女士被陌生人通过企业微信拉进一个名为“股票投资”交流群。在陌生人不断抛出“低风险、高回报、内幕消息、专家推荐”等高频词的诱导下,李女士点击陌生链接下载“湘才**速通”APP并注册账号开始进行“股票买卖”操作。看到APP账号内显示可观收益,李女士尝试提现,但APP一直显示“审核中”,无法提现,直到李女士接到反诈中心的劝阻电话,才意识到这是虚假投资诈骗,最终被骗7万元。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金融诈骗套路外,诈骗者还会将这些套路进行“改编”,演绎出各种各样的版本。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各种金融诈骗套路,我们要提高警惕,谨防金融网络诈骗陷阱,时刻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对此,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Part.04

谨防金融网络诈骗陷阱

1

不轻信陌生来电

对于自称某金融机构的客服人员或是公检法人员的来电,可以先到相关机构的官方网站查询核实。

2

不乱点陌生信息中含有的链接

3

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信息、

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

4

不向他人借出自己的手机卡、

身份证、银行卡,仅限自己使用

5

不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

6

不轻信任何无端“获利”的通知

7

不轻信“轻松赚大钱”的途径

要咨询金融方面的疑惑或进行投资理财时,认准正规的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正规的金融机构均可在证监会网站上进行查询。

8

个人征信任何人无权改和删

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中心官方网站查询或就近的人民银行实地咨询。

这部影片为我们敲起应时刻谨防各类诈骗的警钟。正如剧中所展现的道理:“在尝到甜头——期待回本”的甜蜜剧本中,受教育程度与之无关,考验的只是人性本身。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我们更应保持头脑清醒,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谨防“孤注一掷”!用辛勤和努力来走好踏实的人生,避免被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