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成绩单,看流量困境下消费金融的“求生之道”

从2023年成绩单,看流量困境下消费金融的“求生之道”
2024年02月05日 09:02 智汇Wealth

2023年,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格局经历了剧烈变化,各家公司纷纷展开激烈角逐,以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近日,市场上流传了一份2023年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表现表格,其中包含了除捷信消费金融、建信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之外的28家消费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这份表格可能涵盖了这些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定的业内比较和分析依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核实,其相关业绩数据基本属实。

在这场激战中,招联消费金融和蚂蚁消费金融表现较为突出,而其他公司也在逐步适应这场行业变革,寻找各自的发展之路。

利润pk大竞赛

在导流政策受限和自营业务拓展困难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表现备受关注。

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凭借36亿元的净利润、196.02亿元的营业收入以及1764.21亿元的总资产,稳坐行业龙头宝座。

蚂蚁消费金融在总资产和营业收入上的表现尤为抢眼。尽管其净利润仅为1.52亿元,相较于招联的36亿显得微不足道,但其86.29亿的营业收入和高达2396.69亿元的总资产,净利润却只有1.52亿元。

整体来看,在公布财务数据的28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形成了新的格局,除了蚂蚁消费金融是行业领头羊,其他领先的公司还包括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

尽管马上消费和兴业消费的总资产不足千亿,盈利能力上半年突出。马上消费金融去年半年营收13.5亿元,2023年总营收19.8,下半年之挣了6.3亿元,不及上半年一半。马上消费金融在资产管理和市场拓展方面势头强劲。据悉,其表外资产甚至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不得不寻求与行业其他公司合作来承接其溢出的资产。

然而,兴业消费金融存在一定风险。据蓝鲸财经报道: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兴业消费金融的风险状况开始显著恶化,其逾期率自去年初以来相比之前的高点上升了大约60%。业内高管也提到,兴业消费金融面临的风险出现的时间比消费金融行业整体更早。同时,兴业消费金融的高管人事变动也频繁,这些迹象都表明兴业消费金融可能正在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杭银消费金融和长银五八的净利润增长显著,已超过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2023年净利润高达8.02亿,并且总资产也迅速增长到496.17亿。

在细分市场上,杭银消费金融和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则通过深耕线下业务,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杭银消费金融的线下团队广泛铺开,覆盖了包括甘肃等地区,在街头巷尾都能见到其客户经理与广告,这种深入人心的营销策略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则聚焦于新市民群体,如外卖员、货车司机等传统银行服务较少涉足的客户群体,这一策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普遍认为给国企员工等白领群体放贷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实际上与新市民群体的逾期、坏账率相差无几。

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借助平安普惠的优势迅速崛起,2023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405亿元,净利润达到4.9亿。平安消金能够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承接了陆金所遗留下来的优质资产。受益于集团旗下陆金所转型的影响,平安消费金融积极承接优质资产,并通过发放消费贷款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陆金所2023年第三季度的消费贷款余额占比约10%,在新增贷款中占比更是高达41%。

哈银消费金融在业绩报告上表现出色,净利润达到1.4亿元,营业收入12.33亿元,总资产高达213.74亿元。表面看来,该公司遵守监管规定,只开展年利率不超过24%的贷款业务。然而,据业内消息和《含金量》的报道,哈银消费金融可能通过一些变通手段继续从事高息贷款业务,这在业界被视为一种巧妙的“潜规则操作”。

在2023年,中信消费金融的财务表现相对稳健,实现了1.18亿元的净利润和7.03亿元的营业收入,总资产达到了110.43亿元。

2023年,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前身为苏宁消费金融)实现了1.11亿元的净利润,营业收入达到了26.33亿元,总资产高达334.5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这两家领先的城市商业银行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分别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和宁银消费金融(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2022年,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经历了股东结构的重大变更、公司名称的更改以及资本的增加。这些变化为公司在2023年带来了业绩增长。

宁银消费金融2023年成绩单显示,营业收入为18.02亿元,净利润为2.02亿元,总资产为453.42亿元,净利率达11.21%。其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公司,宁波银行在2021年12月通过竞拍成功获得了原华融消费金融公司70%的股权,并于2022年8月5日发布公告更名为宁银消费金融公司。

业绩显示:盛银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等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净利润君不到1亿元。其中盛银、金美信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4家资产规模均未过百亿元。

2020年小米消金一直“不温不火”。小米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尽管拥有超过巨量的粉丝用户基础,但其业务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小米的消费金融业务可以利用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自家的app平台进行推广和营销,这本应是其业务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因素。但是,似乎其线上自营业务有所收缩,公司的发展步伐并不急促。到了2023年,小米消费金融的净利润为0.76亿元,营业收入达到6.85亿元,总资产则为164.16亿元。

七家消费金融公司被罚

然而,正当各大消费金融公司在市场中各显神通之时,合规问题却成为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日前,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在2023年共发出8张涉及7家机构的罚单,被罚没金额超过369万元,这一数字虽较2022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凸显了行业合规性的重要性。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中的竞争态势,也映射出监管部门对于行业规范运作的严格要求。

新华财经和面包财经对相关公司的违规处罚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罚单数量、罚款金额等角度透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合规情况。

在单个消费金融公司的处罚金额上,马上消费金融和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处于领先地位,被罚没金额分别为100万元和75万元,均超过70万元大关。这两家公司因违规行为受到的处罚金额是所有被罚机构中最高的。

具体来看,马上消费金融因审查不严格和对委外催收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等问题,被处以100万元罚款。而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则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被处以75万元罚款。

另外,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因业务违规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杭银消费金融和哈银消费金融的被罚金额都超过了50万元。杭银消费金融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及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55万元。哈银消费金融则因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罚款58万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监管部门对于消费金融公司合规性的严格要求以及对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度。2023年12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形成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国家对消费金融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加强。从准入门槛到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再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各个环节都显得尤为重要。

从趋势来看,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框架将更加完善,监管要求也将更为严格。这对于行业内的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法规政策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这也提示整个行业需要不断提高合规水平,以避免受到监管惩罚、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他玩家重新思考生存之道

2023年,蚂蚁金服回归。天眼查App显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蚂蚁集团”)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238亿人民币增至350亿人民币,增幅约47%。

对此,蚂蚁集团回复称,此次增资是蚂蚁集团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及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蚂蚁集团增加了注册资本金,为公司后续发展预留更大空间。注册资本的变动来自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并未进行市场化融资,无新增投资者。

蚂蚁集团成立于2000年10月,2013年3月支付宝母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2020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法定代表人井贤栋。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最大股东为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蚂蚁集团提交上市IPO。旗下的金融产品“花呗”和“借呗”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联合贷款(co-lending)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蚂蚁集团通常只出一小部分资金,大部分资金由合作的银行提供,蚂蚁集团通过技术平台承担客户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职能。

确实,蚂蚁集团计划在2020年进行IPO,但因为监管环境的变化,IPO最终被叫停。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尽管蚂蚁集团在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包括支付、借贷、保险、财富管理等一系列业务,但其在申请上市时选择了科技板块,这被认为是企图规避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引发了监管机构的担忧。

另一方面,蚂蚁集团通过银行贷款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等方式,将其借贷规模迅速扩大到3000多亿元,杠杆率高达100倍。这种高杠杆运营模式可能对金融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

随后,中国监管机构开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特别是联合贷款业务的监管。

2022年11月2日晚间,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经营,并规定了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0万元,同时,意见稿还限定了网络小贷机构的融资杠杆上限。并对网络小贷机构的放贷额度进行了限制,首先,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

互联网小贷监管办法中规定,在联合贷款中,小贷公司至少要出资30%,这显著增加了互联网平台自身在贷款业务中的风险承担。

随后,蚂蚁集团对其金融业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申请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并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了持牌金融机构。

不可忽视的是,蚂蚁消费金融近年来在支付宝平台上的战略调整。自2021年起,其通过减少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的合作,并对金融类生态合作伙伴实施限流、扣分和下架等措施,有效地将流量和资源集中到了自家的借呗和花呗业务上。这种策略无疑加强了蚂蚁自身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为旗下的借呗业务清理市场环境,集中资源以期望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的转变,对于蚂蚁消费金融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全力以赴的内部整合。通过减少对外部合作的依赖,蚂蚁消费金融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风险和用户数据,还能够通过支付宝这个庞大的流量、入口,为“借呗”“花呗”等产品导入更多的潜在客户。

蚂蚁越做越大,市场份量激增的同时,策略调整也给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带来压力。当一个拥有巨大用户基础和流量优势的平台企业开始“闭门造车”,其他玩家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资本和资源的较量,更是一次关于创新和适应能力的考验。

由于监管部门对于金融产品导流渠道的严格限制,以及市场上自营业务开展难度增加,许多消费金融公司在拓展客户和增加业务量方面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在2024年的消费金融行业中,资产荒的现象愈发严重,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行业内部的分化开始变得尤为明显。一方面,表现良好的消费金融公司通常会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投入大量资金以吸引用户,保持并扩大其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那些资金实力较弱的公司则更多地依靠助贷业务来吸引客户,试图通过合作来缓解资金压力。这种两极分化的格局预示着行业未来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也暗示了行业内部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整合和洗牌。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将是它们面临的一大考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