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四普”火热进行中,菏泽曹县文物普查完成率达到100%

山东省“四普”火热进行中,菏泽曹县文物普查完成率达到100%
2024年11月11日 13:26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8日采访中获悉,已于去年11月份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下简称“四普”),山东省相关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据山东省文旅厅文物古迹处介绍,山东此项工作抓得实,发现大批前三次普查没有发现的文物古迹,新发现的数量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

菏泽曹县普查村到达率100%

记者从菏泽市文旅局获悉,山东省“四普”工作自2024年5月份开始,已转入实地调查阶段。在此期间,菏泽市四普办真抓实干,压实普查责任,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各县区普查工作提质增效。

通过“以干代训”,组织业务培训班,邀请专家点评,菏泽市60余名文物干部得以不断提高文物普查的业务水平。菏泽市四普办每周召开专题视频调度会议,定期通报普查动态,成立起6支普查队伍,分县区推进工作,对普查进度、普查质量进行实地督导和业务指导。

曹县开展普查工作

菏泽市曹县已全部完成了“村村到”的入村走访任务,文物普查村到达率达到100%。定陶区、鄄城县、东明县、鲁西新区入村率均达到80%以上,郓城县、巨野县、鲁西新区复查率达到50%以上,

据介绍,曹县工作经验可归结为“统筹推进”,让该县的文物普查工作跑出了“加速度”。曹县四普办在工作中调集了全县文化系统专业技术力量,组成15人的县级普查队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普查工作机制,采用“排查调查同步推进”“以老带新”“调查表先行”“错时入村”和“边调查边培训边总结边提升”等契合曹县地广、村多县情的工作方法,对全县2183个自然村开展了“地毯式”清查,填写了2183份调查表,分镇街建立了26个“村村到”普查台账,新发现文物普查线索逾百条,目前32处已登录文物普查系统。

四普成果:汶、郓、巨、嘉四县边区人民抗日救国会指挥部旧址

“四普”之后文物台账清晰

据菏泽市文旅局文物科科长马静介绍,在正在进行的“四普”工作中,他们坚持“用脚步丈量菏泽,用心守护文化遗产”。已经累计完成对4435个行政村,12172个自然村,797处文物点,500余条文物线索的普查。

上述比较精准的数字背后,是紧迫的文物普查任务,以及质效并重的工作要求,展现了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和对文化遗产的深情守护,也饱含了大家在“四普”工作中的艰辛。做好文物普查是推动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菏泽市四普办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给工作,让文物“活起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介绍,我国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建国伊始,著名学者梁思成、林徽因等参与到“一普”中;第二次是在1983年前后,当时全国各省工作进度、执行情况并不一致,山东高度重视本项工作,“二普”成绩斐然,由此赢得“文物大省”称号;2007至2011年“三普”,浙江、山西等省份由于从偏远山区发现大量遗迹,普查成果突出,此后也进入“文物大省”之列。

2023年11月至2025年5月的“四普”,在前三次基础上进行。马静介绍,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三普”以后,文物遗产有没有在城乡建设和发展中灭失,有无违法行为;在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中,能够发挥哪些积极作用;“革命文物”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四普”中,文物部门与党史办、退役军人事务部以及住建、水利等单位紧密配合,通过发公告、征集线索等,全力摸清文物的家底,建立起清晰的文物“台账”。

四普成果:郓城县公明路革命标语碑

马静介绍,在参加“四普”培训班时,有专家提到,由于四次普查下来,我国的文物家底有望被搞清,文物工作的主要精力转入日常保护维修和研究,未来将不需要新的文物普查,减少人力、精力浪费。

“山东‘四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处长禚柏红介绍,目前全省“四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项工作突出强调覆盖率、到达率,之前登记的33551处文物点都要走到。从“三普”到“四普”,中间经过约17年,文物遗产的保存保护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物点被发现并登记。她透露,目前“四普”中新发现并登记文物点的数量山东列全国第一。

四普成果:巨野县普查张宗本老宅

山东作为文化、旅游、文物大省,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沂蒙精神诞生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山东史前文化厚重,旧石器时代文化轨迹清晰、价值凸显,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完整、从未缺环,后李、北辛、大汶口、龙山文化皆发源于此。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稷下学宫兼容并蓄。拥有泰山等5处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处,数量居全国第一。“文物大省”的地位使得山东在“四普”中的担子和压力都比较重。

自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启动以来,全省数以千计的普查员深入调查一线,在田野、荒山、树林、湖畔、海边、河堤……携带着探铲、无人机、RTK、相机、卷尺、笔记本等设备和工具,栉风沐雨,调查留存在齐鲁大地上的那些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古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他们的努力工作将彻底摸清全省文物家底,扩展文物保护对象,全面保护传承中华历史文脉,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