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4春季会议成功举办

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4春季会议成功举办
2024年04月19日 17:06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活动现场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是在原有开放程度和水平上再进阶,需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同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金融深度开放中伴生的金融风险。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以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助力金融强国目标实现,成为当前重要议题。为了更好凝聚共识,4月1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后简称“中欧”)、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证券报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4春季会议”,特邀经济金融学界、业界专家代表,共同就我国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实践、目标和路径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本次活动得到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协会、中欧校友FMBA俱乐部协办支持。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致辞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致辞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面进阶发展,离不开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和创新,而所有的金融开放和创新都要有安全的准绳。汪泓建议,从四个方面把握好高水平金融双向开放的内涵要求:

第一,高水平金融双向开放意味着中国将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和机构进入金融市场,同时也将加强自身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还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高水平金融双向开放意味着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版图,通过分享经验、共同探索创新,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市场挑战。

第三,高水平金融双向需要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和交流。金融人才队伍是支撑金融强国的重要力量,尤其对于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高水平金融开放是基于完善宏观审慎原则、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在安全前提下稳步推进的金融开放。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致辞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欧金融学兼职教授、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致辞演讲中强调,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需要处理好“四个联动”关系,即“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联动;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开放联动;在岸金融与离岸金融联动。

姜建清称,金融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推进,形成了涵盖股票、债券、衍生品及外汇市场的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在华布局。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金融开放绝非一放了之,而是必须守牢金融安全底线。”姜建清认为,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金融部门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使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因素,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金融改革开放必须和其他经济和监管领域的改革配套进行,若缺乏金融监管能力,缺乏公共参与和市场约束,则极可能导致社会经济、金融的震荡和危机。

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健致辞

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健在致辞时表示,近期,国家和市相关监管部门围绕跨国公司在沪开展国际财资中心业务、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促进自由贸易离岸债券发展等开展课题调研,梳理企业在资金池上收资金取消委托贷款框架、财资中心和成员企业开展汇兑业务、扩大自由贸易账户应用场景、增强自贸区离岸债券流动性等方面的相关需求,推动新一轮的政策创新安排。

“金融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高陆家嘴金融城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陆家嘴金融城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监管安全工作,支持学术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支持金融机构合规发展,推动资管科技行业引领创新。

据介绍,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80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12家国家级的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约三分之一的公募基金公司,40%的外资法人银行,80%的外资资管机构等等。“十四五”以来,又引入了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摩根大通,全球前四家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全国首批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此外,陆家嘴金融城还不断深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城的互动交流,推进人才、产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联动,探索绿色金融、可持续投资、国际资产配置等方面的前沿话题。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致辞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说,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与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相契合。上海融合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其中海派文化的核心是开放、包容,是商业文明和契约精神。近日,法国巴黎银行独资的法巴证券在上海注册开立,是上海作为一座开放、自信、深具魅力的大都市的又一重要印证。

叶国标表示,对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而言,“开放”二字至关重要。我们既要不忘本来,还要吸收外来,更要面向未来,吸引全球资本、智本、资源,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上证报将秉承“开放、服务、分享、共赢”的理念,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起,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创造更多价值。

“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30周年校庆·中欧陆家嘴智库丛书”启动仪式合影。(左起:赵欣舸、张凤明、肖健、汪泓、姜建清、刘元春、叶国标、盛松成、屠友富)

今年适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校30周年,为喜迎校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今年将围绕欧洲区域经济、全球资产管理、绿色可持续及资本市场发展等主题编撰出版系列智库丛书。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欧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的主持下,姜建清、汪泓、肖健、叶国标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刘元春,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共同参与“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30周年校庆·中欧陆家嘴智库丛书”启动仪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刘元春发表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刘元春指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处于一个向新均衡迈进的时代。伴随着一些结构的大调整,市场各方需在平衡中寻找发展新理念和新思路。

“走向新均衡,意味着告别旧均衡,这是一条非稳态之路,非均衡之路。期间我们会遇到什么,金融配置的风险是什么,我们的思维必须回归本源,回归实体,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这个时代金融的特性。”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刘元春表示,在全球房地产调整浪潮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市场正在寻找长效机制和新开发模式。

有意思的是,中国经济运行逻辑也在悄然生变。近期关键商品价格和金融价格的变化,也意味着结构调整在加速。例如,今年三、四月商品市场出现的一个新现象:钢价和铜价出现背离,不再同步运行。这说明制造业和建筑业表现开始背离,制造业在国家战略等因素影响下,一季度复苏状况不错。而建筑业则相对疲弱。

他认为,新均衡时代,随着一些超级结构调整的到来,意味着市场各方都要迎接挑战,比以往更加关注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发表主旨演讲

盛松成发表题为“从中美服务业结构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应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盛松成认为,不能把服务业片面地理解为“虚拟经济”。制造业当中的高端部分,比如研发、设计、专利、品牌、销售,是中国目前最需要发展的环节。他强调,没有高科技和优质的服务业,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盛松成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2010年至2021年,以信息通信、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三产占GDP比例的提升贡献超过50%。

谈及服务业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盛松成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加快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如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为科技向产业的转化提供更好的市场基础。二是稳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三是突破数据要素资源瓶颈,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圆桌研讨(左起:刘功润、裴奕根、李麟、鲁俊、周玲玲、汝平)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刘功润担纲圆桌主持,与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原副行长裴奕根,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新方正集团董事长鲁俊,品浩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玲玲和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汝平就“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的目标和路径”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关于中国金融开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裴奕根认为,一是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接轨方面仍有差距。二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资产占比逐年下降,从而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来发挥其比较优势,而政策和监管方面在市场发生激烈变化时也需有平衡性与长远性的考量。三是离岸和在岸汇率市场的不连通以及信息流动和交易成本的限制也会影响金融开放的进程。四是认知偏差的存在,开放不是孤立的,必须与中国的现实与进一步金融改革相结合。

李麟表示,中国金融开放已经从“大优强”阶段进入了“强优大”阶段。在谈及跨境场景支付领域面临的问题时,他认为目前由于不同区域的支付技术发展差异,“我们的优点是发展得很快,缺点是发展得太快”,中国区域市场金融科技发展过快带来本地居民便利化问题的同时,也容易伴生新的问题。比如来自不同地区外籍人士还不能适应手机支付的应用场景。他强调国家强、实体强,才能金融强。金融服务只有回归本源,支持和促进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才能体现金融业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从而实现金融的做强做大。

鲁俊在讨论中提到金融双向开放的关键是引进来和走出去。首先,他认为金融领域的开放要做到互通,证券市场的互通和债券市场的互通以及金融领域的各类互通好比通房地产开发的“三通一平”,是基础设施,是建立高水平金融监管和高效率金融互通的基础。其次,在中国企业和资本的“走出去”方面,金融工具和基础设施是动力和源泉,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中国企业的这一轮走出去更加确切地说是“走上去”,是以出海为背景的产业提升。最后,他指出在金融开放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技术水平和科技能力,同时要提升全球金融风险的管控能力。金融开放的目标是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周玲玲分享了她作为外资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在中国市场的经验和观察。她指出,外资机构的进入会将管理模式、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风控经验带入中国,对推动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当前外资机构正面临着市场份额下降、盈亏平衡难以实现以及与国民待遇相关的挑战。对此,她认为监管思路应当参考与其主要链接的国家和地区,以促进金融监管的共融共通。不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考虑跨境监管的问题,监管的国际化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双向挑战。

汝平认为,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已经相当高,但问题在于如何吸引海外投资者长期投资中国市场。他强调了中国金融市场自身的发展壮大,对国内市场参与主体加强监管,安全规范透明,这是吸引外资的关键。他认为,开放的终极目标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是中国全方面的强大。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主持

本次活动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欧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主持,并在中欧官方视频号、上海证券报微博及微信视频号、搜狐、网易、同花顺等媒体同步视频直播。

作者: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