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拿牛津录取被质疑?普通人留学美国,在第三国交换是怎样一种体验…

谷爱凌拿牛津录取被质疑?普通人留学美国,在第三国交换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4年06月16日 11:45 美国留学那点事

上一次主页菌被谷爱凌刷屏,还是她在斯坦福的第一年就修了52个学分的课程,不仅做到了门门全A,还喜获“优异学业协会”的表彰。

这一次谷爱凌又在微博上高调宣布:“已经被牛津大学斯坦福海外学习计划录取”,将要去牛津大学学习一个学期。

消息一出,评论区又炸了锅。

有人认为“斯坦福叠加牛津,谷爱凌再次告诉大家什么叫‘别人家的小孩’”。

但也有人对海外交换的申请难度提出了质疑,虽然谷爱凌很优秀,但也别太夸张,“GPA达标交钱就行”

不过,菌菌最佩服的还是谷爱凌的时间管理能力。

她常常「早上还在滑雪,晚上就出现在了红毯现场,第二天又赶回学校上课」,就连这次申请交换项目的3000字文书都是在“激浪年度赛事”的回程路上完成并提交的。

15小时内斩获两块金牌,转头还能见缝插针地写文书,就问有多少拖狗申请党的朋友们冒汗了

谷爱凌申请的项目是什么难度?

斯坦福大学历来都有Bing Overseas Studies Program,大二及以上的学生可以到澳大利亚、巴黎、纽约、香港等多地大学交换。

这次谷爱凌申请的「牛津大学斯坦福海外学习计划」正是其中之一,且只有45个名额!难怪连谷爱凌自己都说“竞争最激烈”。

具体的交换项目申请条件也不太相同。

NYU的交流项目没有GPA的要求,在校生需要完成大一两个学期的学习。当然也有极小部分例外的大一新生,可以在一开学就去美国以外的地区交换。

而如果申请的是国际交流项目,则需要完成64个学分。

除此之外,与一些美国大学不同,比如塔夫茨大学的所有校外交流项目是不参与GPA计算的,而NYU的海外交换项目学分是被承认的,这也让学生的成绩单能好看一点。

从参与过NYU交流项目的网友的反馈来看,也是好评满满,用过都说好:

“我第一年去的是纽约大学伦敦分校,那儿的学校规模更小,可以在更紧密的社区了解彼此。还能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四处旅行。”

“在柏林的那个学期是我最喜欢的学期,如果你能申请到就大胆去做吧!”

甚至还有同学惊呼,“没参加大学交换项目是我本科唯一的遗憾!”

毕竟,“NYU的工作人员们也会尽可能帮助同学们适应海外的学习交流生活,比如带大家周末去徒步,探索当地的美景,也会安排接机,甚至带你去买电话卡、教你洗衣机怎么用。“

这么贴心的服务,是哪个留子又羡慕了?

在第三国交换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们的导师Carol在塔夫茨大学读书期间,就曾参加过明德学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哲学院合作的本科交换项目。

可能有同学会觉得,留美学生本来就已经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没必要到第三国交换。但在Carol看来,多了解一种可能性,就是为自己的未来多准备一种选项。

当然,交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Carol面临的难关之一就是语言。尤其是明德学院的项目对语言能力要求很高,在项目开始之前还要签署“语言保证书”,保证在项目期间只使用目的地语言。

而在阿根廷学西语的挑战并非只在词汇、句法的层面上,更关乎于一种全面和深入的跨文化理解。尽管上课的时候只能听懂一半,但在阿根廷的这半年里,Carol的西班牙语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也正是这次交换的经历,让Carol收获到了美国教育体系之外的体验。

比如「南美原住民语言」这门涉及语言学和人类学两门学科的跨学科研讨课,就是由两个教授联合教学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简直赚大了!”

这节课的学生组成也是她大学生涯碰到过最有趣、最多元的之一——

“仅仅十几个人的课上,有40多岁的意大利女士,有曾经到亚马孙丛林里做过田野的哥伦比亚人类学家,有一头长卷发、上课总穿着越野鞋(非常潇洒的姐姐——),有因为追K-pop学韩语的女生。

有一次教授还邀请到了来自原住民组织的几位活动家来到课堂,给大家介绍他们眼里的原住民语言保护。课上常有旅行回来的同学做分享,两位教授还会抽出私人时间给大家的期末作业答疑。这样的教学氛围,不说匹敌英美顶尖大学,就算说高出一筹也不为过。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对交换项目感兴趣了呢?

如果你有机会、有余力不妨大胆去试试,也许在第三国的交换经历就能让你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