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百万的快乐教育,换回一个问题孩子?

花费百万的快乐教育,换回一个问题孩子?
2024年11月28日 11:45 美国留学那点事

现如今教育的赛道越来越多样化:国际赛道、体制内赛道、竞赛赛道、体育赛道、艺术赛道...

从公立学校,到国际学校,再到全日制培训机构,每一项选择都承载着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和梦想。

但是选择越多,随之而来的焦虑和困惑也越来越明显。父母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在孩子身上却转变成为压力的多样性。

01

花费百万换回一个问题孩子

最近,一位家长发出灵魂拷问:是我的孩子本来就病了,还是国际教育本来有“毒”。

这位家长详细分享了女儿小Q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小Q从双语幼儿园起步,就读于一梯队的公立小学,成绩中等,没有过度内卷,也不刻意躺平。

升入双语初中后,压力比纯公立轻松很多,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乖巧活泼的女儿逐渐变得敏感暴躁。

一开始家长只是以为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敏感,但没想到情况越来越严重。

进入A Level国际高中后,小Q的学业表现不尽如人意,G1成绩惨不忍睹。更难以接受的是,女儿变得像不良少年,经常和家人发生冲突。

面对家长的质问,小Q理直气壮地反问:“别人都这样,为什么我不可以?”

家长深感无奈,只好迅速帮她转学,将她送入管理更严格的国际学校。

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入读一年后,老师多次投诉小Q的违纪行为,而小Q则频频哭诉遭遇同学排挤。

最终家长不得不让她退学,转入一所升学机构就读,新环境同样没有带来改善。

在机构中,小Q频繁投诉升学顾问,指责顾问故意压低她的试卷分数,认为发现她带电子烟是“隐私侵犯”,甚至因为顾问建议少点外卖避免浪费而认定对方“看不起她”。

家长发现到女儿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她过度解读别人的话,也会因为一些小事突然爆炸。

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家长带她看心理医生。医生指出她很焦虑,潜意识的冲突很强,让家长多多理解,不要一味地纠正。

但是家长却不能理解,家里一直没有鸡娃,也没有给孩子任何学习上的要求和压力,为了让她轻松快乐,让她读双语学校走国际路线。

可是最后,大把金钱砸下去,孩子却变成了问题少女?

02

少年哪识愁滋味

和上文的家长一样,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不鸡娃,抱着孩子开心就好的原则,但孩子的情绪反而会越来越糟糕。

这其中的矛盾在于,家长所追求的“轻松快乐”,与孩子实际面对的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错位。

家长眼中那条“不鸡娃”的路径,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消解竞争和压力,反而转移到了孩子独自面对的内心世界。

家长以为自己“放养”了孩子,但孩子却在看似宽松的环境中,承受着更隐秘、更复杂的心理负担。这种落差,让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察觉。

以上文的案例为例,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的课程表面上较轻松,甚至以“快乐教育”著称,但实际暗藏着高强度的压力。

评论区就有一位家长提到,双语教育早就比公立学校学习压力更大,为了快乐教育选择双语学校,无疑是下错棋了。

和传统公立学校相比,国际学校的社交氛围更复杂,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容易形成小团体,甚至出现排斥性行为。

一些孩子可能因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或在短期内无法融入新的群体而感到孤立。

小Q在国际高中的被孤立经历,正是很多孩子在国际学校,甚至在其他学校可能面临的社交问题。

对于敏感型孩子,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外界归因”,将同学或学校的行为看作敌意,从而进一步放大自己的焦虑和不安。

另外,国际学校相较于公立学校有更为开放的管理模式,例如规章制度宽松、课程安排灵活,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对于尚未形成规则意识的孩子来说,这种“自由”对所有孩子未必是件好事。

有些孩子需要明确的规则和稳定的框架来获得安全感,而当规则模糊或灵活性太大时,他们可能会迷失方向。

教育方式和环境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孩子的性格和需求量身定制最适合她的成长路径。

孩子的问题,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正如心理医生对小Q下的诊断结果,这不仅仅是因为家庭教育而导致的。

03

在精神病门诊扎堆的青少年

最近,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出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的日均接诊量已高达300人,患者主要是13至16岁的青少年。

其实,青少年心理问题早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因情绪问题甚至中断学业,选择休学。

《2024 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显示,在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儿童青少年中,82.3%曾因情绪问题请假,53.85%有过休学经历,平均休学次数达1.71次,第一次休学的平均年龄为 13.74 岁,主要集中在14 岁。

本来及时就医是家长能够做到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情,现实情况却是,即便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求助信号,也总是得不到及时的回应。

《2024 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中显示,超过四成(41.8%)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 3 次及以上才会带他们就医。

家长的迟疑和忽视,让孩子错失了情绪问题早期干预的关键时机。

更可悲的是,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崩溃时,不是选择理解和接纳,而是将问题归因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简单地送去“上学困难”或“学习问题”门诊,试图通过外部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青春期本身就是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

生命中很多重大转折都发生在青春期,比如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父母走向伙伴,从儿童走向成人,性的发育等,这些转变伴随着强烈的不确定感和心理冲突。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青春期是个体面临“身份认同与角色混乱”冲突的关键时期。

简单来说,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他们需要在不断变化的自我认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定位。

当家庭关系不稳定、外界期望过高或者生活环境频繁变动时,性格敏感的青少年就更加容易迷失方向。

这种迷失可能以愤怒、焦虑、迷茫等情绪表现出来,甚至可能发展为自我伤害或严重的心理疾病。

但是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并非无迹可寻,很多时候,它们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以细微的形式显现出来。

比如学习兴趣的下降、睡眠质量的变化、对社交活动的冷漠或突然变得极端叛逆等。

家长如果能够敏锐地察觉这些信号,并及时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引导,可以帮他们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找到平衡。

如果忽视这些问题,或者仅仅用“这是青春期正常的叛逆”来一带而过,那么可能会错失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最佳时机。

04

写在最后

教育的选择是多了,表面上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所有选择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在这个内卷时代,学业压力无处不在,几乎每个选择都直指竞争的本质。

无论是中考、高考这样的“人生大考”,还是国际教育体系下的名校申请,每一步都仿佛在为孩子的未来下注。

一些家庭,一头扎进鸡娃的漩涡,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另一些家庭,则试图给孩子建造一个“乌托邦”,认为放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但是两种极端都可能适得其反。

“鸡到极致”的家长将孩子的学业计划从早排到晚,成绩、特长、语言全面开卷,家长觉得自己在为孩子铺一条“康庄大道”,殊不知孩子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长期超负荷的压力可能导致孩子情绪崩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可能表面上顺从,心里却对学习乃至生活本身失去了热情。

相反,一些家长认为“快乐教育”就是完全不插手,甚至认为“鸡”自己就是最好的“鸡娃”。

孩子在短时间内的确体验到了自由的轻松感,但缺乏方向感和目标感也让他们在面对学业和生活时感到迷茫。

特别是在外部竞争压力依然激烈的环境下,家庭的放松和社会的高要求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让孩子容易感到无所适从。

这两种极端做法的共同问题在于,家长往往高估了“外在资源”的投入,却忽视了“内在支持”的重要性。

他们希望通过拼命填充孩子的时间表或者完全放任孩子的选择,来达到理想的结果,却忽视了教育的核心在于帮助孩子找到自我。

事实上,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更多的补习班,不是指向成功的康庄大道,而是父母的耐心倾听和理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