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顶级的智慧:不过饱

一个人顶级的智慧:不过饱
2024年06月18日 11:35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文|徐子敏(富书专栏作者)

孔子曰:“凡事过犹而不及。”

古往今来,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凡事都需要适可而止。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倘若过度求满,只会物极必反,反害自己。

好的人生,在于凡事恰如其分,“不过饱”。

工作不过饱,留出余力谋发展

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尤其在工作里边,在战术上越是勤奋,在结果上往往会越差。

我有两个大学同学,小B和小C,两人毕业后都从事程序员工作。

小B非常努力,除了日常工作安排,他还会主动向领导要来更多项目任务,基本上每天都加班到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相对之下,小C则没那么上进。每天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后,没其他事便早早回家。

近年来AI发展迅猛,公司计划从公司里选拔人才,成立一个AI小组,给业务赋能。

众人很看好小B,觉得他经手了这么多项目,肯定能进。

没承想,最后小B落选,反而是小C获得了机会。

原来,技术主管出了一道技术难题,小C顺利解决,而小B没有。

事后才知道,小C每天除了工作,都会预留一部分时间学习技术能力,精进技能。

而小B的生活塞满了工作,没有余力学习,再加上工作的内容大相径庭,不需要用到新技术,他便没上心。

结果同样的工作年限,小C干得少,升职加薪;小B干得多,却错失机会。

硅谷投资教父纳瓦尔说:“在工作里边,努力只是一个常规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在于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一丝喘气的机会,看似努力上进,实际上是傻。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晓雯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一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连吃饭、睡觉都需要挤时间。

在公司里边,无论是起草方案、见客户、写报告,每项工作她都要插手,面面俱到。

身边人劝她放权,但她不放心别人,把活都揽给自己。团队的人也因此得不到历练,长期以来,她不得不承担更多。

终于有一次她扛不住,急性胃痛住进医院。为此她不得不把工作分配给下属,自己在一旁把控。

没想到,下属做的东西虽说没达到她的水平,但也不差,而且还有很多新创意。

在那之后,她开始把工作分配下去,有了空闲时间思考工作的大方向。

最后不仅获得了更高的业绩,身体也更健康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想要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励他一直忙,忙到没时间思考。”

在工作里边,过度负责,过度忙碌,不仅是在透支自己,更是在毁掉自己。

整天低头四处捡芝麻,注定会丢掉手中的大西瓜。

避免工作过饱,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松弛有度,才能走得更远,获得更好的发展。

交往不过饱,留出距离产生美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说:“与人交往,久而敬之,敬就是要保持距离,防止过分亲昵。”

与人交往,最怕的就是过度干涉而不自知。

作家沐歌在《我们的新时代》中写到白菁和文静这对交往多年的好友。

文静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开起了出租车。

白菁看不过去,她认为文静是师大毕业,开出租车实在是大材小用。

于是,她强烈建议文静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不由分说给她推荐了很多人脉。

文静婉拒了,她认为开出租车很自由,还能方便照顾孩子,挺好的。

但白菁却坚持自己的看法:“你就按我说的做,如果没简历,我帮你写,你赶紧准备面试就行。”

听到这里,文静忍不住了,反驳道:“你能不能别这样!觉得自己什么都对,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我。我并不想换工作,你明白吗?”

白菁被当头一棒,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好意全白费了。

最终,两人不欢而散,多年的感情也因此变淡了。

著名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说:“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就变成了坏事,包括关心。”

再好的关系,也不能随意介入别人的生活,过分干预别人的私事。

过度越界,只会给双方造成困扰,带来麻烦。

保持一定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国学大师黄永玉曾谈到,他家就在老友钱钟书家附近,两家相隔不到200米。

然而在比邻而居近20年里,他仅仅去过钱家两次。

即便是送春茶、春笋,他也会事先打电话,把东西送到钱家的门口而已。

他说:“我也是想去的,但自爱,珍惜他们的时间。他们夫妇俩每天忙着写东西,要体谅、理解他们。”

钱钟书在《谈交友》中写道:“没有比中国古语‘素交’,更能体现友谊的精髓了。”

心里挂念着对方,同时给彼此留下足够的空间。

有温度,不过度,彼此舒服自在,恰到好处。

欲望不过饱,留出内心的富足

《道德经》一书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也就是说,世上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的罪过,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

在亦舒的小说《悠悠我心》里,有一个关于胡先生的故事。

胡先生小时候家境贫困,为了出人头地,他拼命学习,长大后成功进入银行工作。

经过多年奋斗,升任为银行财务部经理,年薪达到百万。

妻子美丽贤良,女儿聪明懂事,成绩优异,一家三口的生活达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状态。

然而,表面的光鲜并不能掩盖胡先生内心的欲望。他觉得年薪百万远远不够,不足以满足他。

于是他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从最初的小额礼品逐渐升级为高档红酒、价格不菲的手表……

他越来越贪心,受贿的金额也越来越大,深陷在物欲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几年后,他受贿的事情被曝光,最终被警方逮捕。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仅没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

亚里士多德说:“所谓奴隶,就是欲望战胜理性的人。”

过多的欲望,不仅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还会将人奴役。

一个人想要快乐,则要学会知足。

作家蔡澜有一次去印度山游玩,有个老太太招待他,每天做烧鸡给他吃。

到后边他实在吃腻了,跟老太太说:“我不要吃鸡了,我要吃鱼呀!”

可老太太一辈子生活在山里,不知道什么是鱼。

蔡澜便在纸上把鱼画出来,拿给她看:“你没有吃过,真可惜呀!”

老太太笑着反问道:“先生,没吃过的东西有什么可惜的呢?”

人活一世,有很多东西没吃到,很多东西没见到,很多享受没体会到,很正常。这并不是妨碍人们幸福生活的理由。

生活的本质,从来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欲,而是在于能够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拥有。

常言道:“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减少不必要的欲望,保持简单生活,心灵的富足,才是我们幸福的根本。

古人说:“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是啊,天下万物皆有度,过则成灾。

这是最朴素,也是最真切的人生哲学。

人生在世,凡事不过求,不过度,不太过用力。

保持清醒,用适度的心态去生活,去成长,幸福才会常伴左右。

“不过饱”,一切恰如其分,方能过好这一生。

作者简介:徐子敏,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第4本书已出版,图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本文:富小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