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叫布甲

我的故乡叫布甲
2025年01月10日 12:11 浔阳晚报

  □ 谢琼芳

  我的故乡名曰布甲,位于赣西北边陲,与湖北省通山县交界,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座古老偏远的小乡村。那里空气纯净,溪流蜿蜒,山峦叠翠,风光旖旎,有着田园般的安谧与恬静。

  一

  20世纪80年代,母亲带着我和弟弟们生活在布甲乡的正街,租住在一户人家的木板楼上,过着拮据的日子。在那里,我度过了一段美好难忘的童年时光。乡村没有幼儿园,我常与左邻右坊的女孩们,一起在街上玩打沙包、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或结伴跑到河里去捉泥鳅、抓鱼虾。

  那时的布甲,贫瘠落后、物资匮乏、交通不便、信息滞后。布甲街上仅有粮站、旅社、卫生所、百货店。百货店内的所有物资都来之不易,全靠乡民从布甲走路到修水县溪口镇,肩挑扁担运回来。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基本要到过年才能回乡。没有手机电话的年代,父亲只能通过书信与家中保持联系,如遇急事则以电报传递消息。

  祖父家住在布甲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上,每次回去需步行上山。少时的我其实很畏惧那座山,一条蜿蜒而上的山路,崎岖不平,路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子,若是不小心还会崴着脚,如遇下雨须格外谨慎,以避免滑倒。我们总是走上一段路便歇息很久,坐在大石头上吃点干粮补充体力,我和弟弟们常抱怨山太高,总掰着手指算算还要越过多少田埂才能到达祖父家。

  祖父家的老屋是土坯墙,黑灰瓦,木质门,格子窗。窗是半透明的塑料膜蒙着的,阴雨天气屋内光线很暗,塑料膜上偶见几个破洞,一到冬天,寒风便从破洞里钻进来,彻骨的冷意一阵阵袭来。

  祖父一家人都身着有补丁的粗布衣裳,脚下穿草鞋、布鞋、解放鞋。床上铺的是禾秆,厨房灶里烧的是干柴木,夜里点燃的是煤油灯。祖父、叔叔们每日戴着草帽斗笠、扛着锄头到田间农耕劳作,种植水稻、红薯、玉米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母则在家缝衣做鞋、养猪养鸡。

  布甲的特色牛皮哨子是我儿时最爱的美食。每回到祖父家,祖母总会在灶前灶后忙碌,用晒好的红薯粉作皮,以红萝卜、干笋或油豆腐炒肉为馅,包牛皮哨子给我们吃。煮熟了的牛皮哨子可以直接食用,味道鲜美,尤其是红薯粉皮特别有嚼劲。还可以再放进锅里翻炒,加些大蒜、辣椒、生姜,起锅后食用味道更为可口。

  20世纪80年代末,父亲为了我们的学业,带着我们离开了布甲,之后基本每年回乡一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父亲因工作调动,我们全家从外地搬回,定居在修水县城,回布甲的次数才多了起来。

  二

  这些年,我亲眼见证了布甲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的道路变宽了,村庄变美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曾经那些土墙黑瓦的老屋早已换成了两层或三层的自建小楼房,条件更好些的已住上了羡煞旁人的乡间别墅。家家户户拥有了现代化的家具家电、柔软舒适的家纺用品和穿不完的华美服装,还有代步的电动车、小轿车。

  乡村的夜晚灯火通明,晚饭后的人们喜欢在宽敞平整的公路上散步,聚集在纳凉亭里谈天说地。人人手中有了手机,可以随心摄影拍照,随时能连上WIFI或移动网看新闻,知晓天下事;能观看电影、电视剧,看巴黎奥运会直播,为中国队呐喊加油;还能与千里之外的亲人联络,通电话或视频聊家常。

  布甲乡街道的两旁排列着各色商铺,有生活超市、饭馆、酒店、服饰店、手机店、五金店等,一应俱全。乡村建有水电站,还有党群服务中心、诊所、敬老院、中小学、幼儿园,有规划整齐的居民小区,居住环境优美,周边设有公共健身器材。

  每年春天,布甲乡都会举办“樱为爱”中国国际山樱花节,数万亩樱花壮观美丽,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记得儿时去过一次布甲溶洞,洞口小而狭窄,只能斜侧着身子才能入内,如今的溶洞进行了全新打造与扩建,方便游客入洞参观洞内风光,见识各种奇观异石。

  布甲乡的太阳山海拔1000多米,每年春天会盛开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美得自然而恣意。当地人都称太阳山为“药材山”,因为山里埋藏着很多药材,如白芍、桂皮、桔梗、川芎等。近年来,太阳山上建设了风力发电站,有效改善了修水县能源生产结构。

  布甲乡历史人文厚重,江西诗派诗祖黄庭坚先祖曾在画湾村创办了芝台书院,在洞上村创办了樱桃书院,为乡邻子弟传道解惑。过去的画湾村是深度贫困村,交通闭塞,如今早已道路畅通,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有凉亭广场、庭院廊桥、文化活动场所等,书院遗址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三

  近日,弟弟打来电话约我回乡摘葡萄,于是一同驱车前往。一条通往布甲的公路,穿插在山水之间,蜿蜒而平整,驱车大约1个小时后我们就抵达了,来到外婆生前居住的洪石村中一个名叫跑马州葡萄产业帮扶基地里采摘葡萄。炎炎夏日下的葡萄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格外诱人,让人垂涎欲滴。

  采摘完后,弟弟说要送些葡萄给暑假回乡避暑的父母尝一尝,于是驾车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十多分钟后便到了横山村谢家,直达父母家门口。父亲前些年在布甲山上建了一栋两层楼房,每年夏天都会回乡避暑,他说山上的夏日凉风习习,似秋天般凉爽。我们谢姓一族早年在山上都建起了小楼房,还集资建了一座谢家祠堂,供奉先祖神位。

  在父亲家,我瞥见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那是我的二叔。二叔天生有智力缺陷,一生孤寡,现在是“五保户”,国家的好政策让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政府分配了一间房给他,有卧室、厨房、卫生间,每月能领到生活费。逢年过节,乡里还会给他送米送油。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良好,可以动手种菜、养猪、养鸡,若是以后动不得了,还能到乡村敬老院安心养老。

  从山中下来,我们同洪石村的亲朋好友一起去漂流。接近一个小时的漂流时间,尽情欣赏了布甲秀美迤逦的风光,体验了一次亲近河流、亲近大自然的快乐,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苍翠的树木、清澈的河流,还有人们洋溢的幸福笑脸。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下,布甲乡正以蓬勃发展的姿态阔步前行。作为一个布甲人,我欣喜于故乡的蜕变,更期待它未来的模样。

  (图片由本报记者  连国秀  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