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妹:中国首位女留学生与西医先驱

金雅妹:中国首位女留学生与西医先驱
2025年01月10日 12:11 浔阳晚报

  □ 梁水源

  金雅妹又名韵梅,1864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州区韩岭一个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家庭。两岁半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夺去了她双亲的生命,使她成为了孤儿。幸运的是,她父亲的好友、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麦嘉谛博士夫妇收养了她,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在养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金雅妹逐渐长大,并成为了一个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女孩。

  1872年,麦嘉谛博士被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聘为教授,金雅妹随养父前往日本,开始了她的异国求学之路。在东京,她迅速地掌握了日文和英文,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养父麦嘉谛看到她的进步和才华,决定送她到美国深造,希望她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为改善中国的医疗条件作出贡献。

  1881年,经过数周颠簸,十七岁的金雅妹终于抵达了美国,并进入了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学习。在那个时代,女性出国留学并不常见,金雅妹作为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她的到来引起了轰动。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学习上格外努力,不仅认真研习课本知识,而且十分重视实验和各类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金雅妹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最早在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女留学生。

  毕业后,金雅妹并没有选择留在美国享受优越的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她抱着要将学到的前沿医学科学文化和医疗技术回报祖国的心愿,决心竭尽所能消除同胞们受病痛煎熬的苦痛。1888年末,她返回了祖国,并在福建厦门一家教会医院就职,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西医。她医术高明,待人谦和,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穷苦百姓,在她眼里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她尤其关心穷人,不仅精心医治,还为病人免单。渐渐地,金雅妹的名声在外,行医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然而,金雅妹的医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在工作中不幸染上了疟疾,由于气候不适和举目无亲,她不得不投奔在日本工作的养父母。在神户,她结识了一位葡萄牙音乐家,两人相知相爱并步入婚姻殿堂。然而,这段异国情缘仅仅维持了十年。婚姻失败后,金雅妹再次回到祖国,开办了私人诊所,继续她的医学事业。

  在行医的过程中,金雅妹深感国内医疗条件落后,专业医护人员缺乏,婴幼儿的高死亡率尤其使她痛心。她认为培养专业医护人员迫在眉睫,于是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1907年,她接受聘任邀请,担任天津北洋女医院院长。在担任院长的过程中,她竭尽全力改善医院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受妇女患者的信任和赞美。同时,她也深深体会到培养专业医护人员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筹划创办护士学校。

  1908年,金雅妹竭力劝服了袁世凯,由天津海关出资创建了北洋女医学堂,这是我国第一所公立的护士学校。她担任校长和总教习,并聘请了精通中文的英国女医生卫淑贞和中国近代首位护理专家钟茂芳担任教习。她借鉴西方教育模式,采用理论学习与医院实习并重的教学模式,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北洋女医学堂培养出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护士和助产士,她们被分配到各个医院工作,使津门女性率先告别了“接生婆”时代,享受到了西方先进的接生技术。金雅妹也因此成为中国护理教育的先驱。

  除了医学事业外,金雅妹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她交往广泛,经常发表演说,向美国社会介绍中国的文化。她的演讲赢得了美国听众的倾倒和尊敬,《纽约时报》称赞她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晚年,金雅妹迁居北平,继续从事医疗和社会公益事业,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医院和学校,用于改善医疗条件和培养医学人才。1934年3月4日,金雅妹因患肺炎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终年70岁。她的一生虽然曲折坎坷,但她从未自怨自艾,而是将所有精力奉献给了治病救人的医疗和社会公益事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