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农商银行:让普惠金融的“血液”持续流向“神经末梢”

紫金农商银行:让普惠金融的“血液”持续流向“神经末梢”
2024年06月15日 10:54 大众证券报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紫金农商银行积极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通过不断丰富服务点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取现、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业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普惠金融的 “血液”持续流向“神经末梢”。

银行服务“触角”再延伸

紫金农商银行不断深化政银合作,不断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截至2024年5月末,该行普惠金融服务点存量升级和新设站点合计完成427家,服务涉农村社379个,行政村覆盖度达100%;共完成交易量28.02万笔,交易金额1亿元;300家站点成为农商苏服办合作站点,100家站点开通数字人民币业务办理功能。该行以服务点为阵地,让客户“少跑腿”、服务“更便捷”,为柜面“分流”、为业务“引流”。在离银行网点较远的地方,在银行补贴发放集中的时段,为当地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共有427家服务点已成为该行135家网点金融服务的有效延伸。

随着该行的服务点业务量的持续提升,涌现出一批服务好、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站点,其中,位于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索墅社区的建芳财税咨询服务中心就是标杆普惠金融服务点之一。该服务点自2021年建站以来,总服务人次达6000人,总体服务次数24071次,其中取款5848次,转账2586次,缴费15102次,消费535次,并开展金融宣传5次,不仅省去了辖区群众简单业务跑银行的麻烦,还在岁末年初、补贴代发的高峰期有效解决了网点柜面客户积压的难题。

拓宽政务服务新渠道

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助力全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便利化的高效发展,紫金农商银行不断促进站点提质增效和政务融合。一是丰富城乡居民代缴费业务种类。目前在服务点已实现电费、水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代缴。二是增加政务服务功能。上线服务点“农商·苏服办”业务,涵盖社会保障、户籍办理等22类144项政务服务功能,叠加“人社就近办”“15分钟医保服务圈”等服务内容。三是新增金融服务推荐功能。2023年升级使用“小苏大爱普惠金融”微信小程序实现各类存款、贷款、社保卡申领等金融服务的预约办理,让服务点站长成为紫金农商银行的“金牌合伙人”。

2023年7月,该行首家由 “核酸小屋”再利用工程升级改造的特色农商·苏服办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在板桥街道永安社区正式揭牌启用,这是该行积极推动与当地社区合作,打造“政务、村务、商务、金融服务”四务融合服务点新模式的一次尝试,有效实现了政务通办功能向服务点的延伸。

百姓生活好帮手

紫金农商银行将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践行中,在站点合作商户的选择上,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充分考虑残疾人创业难的实际情况,将辖区多家百货店负责人为残疾人的商户建设为服务点,根据业务办理及营销情况给予一定的业务计价补贴,使商户增加一笔额外的手续费收入,在方便街坊邻里的同时,给服务点商户也带来了人流量,并得到越来越多街坊邻居的信任和尊重,残疾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了收入。

同时,为全面响应人行及省联社关于数字人民币推广工作的相关部署,紫金农商银行充分利用普惠金融服务点的下沉优势,加速服务点的升级改造工作,将数字人民币作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新端口、新抓手。截至2024年5月末,该行已有100家普惠金融服务点升级改造为数字人民币服务站点,为农村郊区居民提供了数币支付的体验站、宣传站和辅导站,进一步拓宽了数字人民币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数币下乡”注入了新动能。 崔芬丽 谢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