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是否有关?国家疾控局回应

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是否有关?国家疾控局回应
2024年05月15日 17:05 新浪新闻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近日,国家疾控局综合司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附件提到,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以下为文件全文:

关于开展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

国疾控综卫免函〔2024〕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盐业主管机构)、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部门、广播电视局、妇儿工委、残联、关工委:

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现就做好今年活动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巩固防治成果

碘缺乏病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然而,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缺碘地区,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提高思想认识,普及防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补碘。

各地要充分认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深刻理解持续落实科学补碘措施的重要意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果。

二、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落实

(一)加强部门协作,坚持科学补碘。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宣传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总结过去30多年来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树立科学补碘的正确理念,持续巩固并推进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防治策略。

(二)突出工作重点,关注重点人群。各地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碘生理需求特点,开展核心信息和知识宣传,着重在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大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孕妇、育龄妇女、儿童以及碘缺乏地区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其关注自身碘营养状态,增强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危害的警惕性,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提升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效果。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紧密围绕主题开展有影响、有深度、有温度、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出版专刊、印发宣传册、张贴海报、发布短视频等形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组织专家进社区、学校等地进行现场活动,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全方位拓展宣传普及面。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专题问答、专家解读等形式进行解答,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国家疾控局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制作系列宣传材料,活动主题海报、知识问答等,可在国家疾控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下载(活动日前提前上传)。各地按照要求积极开展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做好主题宣传活动总结,提炼活动中的特色和亮点,于2024年6月15日前报送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中国残联办公厅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2024年4月3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附件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13.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