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年轻人猝死前的5分钟,他的身体经历了什么?

23岁年轻人猝死前的5分钟,他的身体经历了什么?
2024年06月16日 07:57 新浪新闻

来源:腾讯医典 人卫健康 (综合)

猝死经常发生在紧张工作、情绪激动、排便、睡梦中或者早上醒来时。

据美国有关专家统计,美国约有32%的非正常死亡死因是猝死,平均每分钟有1人猝死,这比癌症导致的死亡要多1/3[3]

在我国,据资料报道,猝死约占死亡总数2%~10%[4],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有研究发现:

20~30岁的心源性猝死患者里,有37%是因为冠心病;在30~40岁患者里,这个比例升高至80%[5]

因此,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到心内科等科室进行相关筛查,心肌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其他人群也需要定期体检,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

猝死往往来得非常突然,超过一半的人在猝死发生前几乎没有任何特异性征兆。但猝死并非完全无迹可寻,部分人在猝死前会出现心悸、胸痛、呼吸急促、头晕、乏力等表现。存在猝死高危因素的人如果出现以下征兆,需要高度警惕,建议及时就医。

征兆1: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且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往往预示着可能罹患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并不稳定,随时有可能破裂而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加重甚至闭塞,导致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偶有胸闷症状,近期胸闷发作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提示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破裂,并且随时有可能发展为更大的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及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征兆2:呼吸困难

忽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由红润转为青紫、烦躁不安等,可能是异物阻塞气道、喉头水肿等导致的气体交换障碍,表现为身体缺氧。

征兆3: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大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一般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心室颤动(相当于心搏骤停)的风险。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的原因是心房颤动(一种心跳快慢不一的心律失常),如果心房颤动伴发心脏传导异常,也很容易进展为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发作后,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应及时就诊。

征兆4:大量出汗

在心源性猝死发作前,人体往往会出大量冷汗,全身皮肤湿冷不堪,这是心肌梗死发作的典型表现之一。如果既往无心脏病史,但突然出现乏力、大汗淋漓、心前区不适,甚至胸背疼痛等症状,切勿麻痹大意,一定要了解这是身体在发出“警告”,此时应尽快就诊。

征兆5:肢体麻木或瘫痪

脑卒中,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猝死的重要病因。部分脑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患者就会发生血压增高、肢体瘫痪,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及时送医,患者被成功救治的可能性较大。

部分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表现为轻微症状,患者往往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就有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既往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房颤动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本就高于普通人群,如果出现单侧眼睛视物不清、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步态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诊,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征兆6:其他异常表现

平素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甚至伴有呕吐,应高度怀疑发生了脑血管意外,有可能引发猝死;突然昏迷可能由多种疾病所致,其中部分病因亦可引发猝死。

总之,及时发现猝死的征兆,需要我们对身体的各种不适时刻保持警惕,如很多人认为心肌梗死的表现为胸痛,但部分患者却表现为左侧背痛、肩膀痛甚至手臂痛,这提醒我们,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或其他自己无法把握的情况,应快速反应、及时就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