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员工实名举报自家董事长

一银行员工实名举报自家董事长
2025年04月09日 17:29 金融e观察

近日,一段银行员工实名举报原董事长的视频在网络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农村商业银行员工高先生,实名举报原董事长颜某违法放贷、暗箱操作低价处置资产等多项违规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更令人震惊的是,高先生称举报后接到说情电话,对方出价20万元让他删帖。目前,当地已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

(图源网络)

3月22日下午5时许,网上流传的一段2分29秒视频显示,高先生身着工装、佩戴工牌,手持身份证,神情严肃地介绍自己的身份和举报事项。高先生表示,自己作为银行正式员工,掌握诸多单位内幕实情。他在举报中称,颜某曾与他人暗箱操作,将某单位抵押给该行的一幢坐落在江油纪念碑附近、价值约1亿元的大楼,以2980万元的低价拍卖掉;还给一家私企虚假抵押贷款1.6亿元,目前该企业已申请破产;此外,颜某还为绵阳一家科技公司和一家印务公司共违法放贷3700万元,这笔款项已成烂账,无法收回,银行被迫实行内部核销,极大损害了银行利益。此前,高先生也曾实名举报颜某违法放贷数十笔,金额上亿元,仅银监局查处的就有22笔,共5000多万元 。2025 年 4 月 2 日,四川省相关部门成立调查组介入,多次约谈举报人并要求提供证据。截至目前,调查组尚未公布调查结果,被举报人颜某坚称举报不实,江油农商行仅回应 “内容不属实” 但未提供具体反驳证据。江油农商行事件并非孤例,暴露的问题折射出地方农商行的系统性风险。

(一)权力集中与监管失效

颜某在任期间长期兼任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形成 “一言堂” 模式。例如,2015 年贷款诈骗案中,他直接干预信贷审批流程,导致风险失控

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江油农商行 2023 年年报显示,其监事会成员中仅 1 人具备金融监管经验,且全年未召开专项风险评估会议。

(二)利益输送与腐败网络

举报人称,颜某通过 “影子公司” 承接银行项目,例如将总行大楼装修工程以高于市场价 30% 的价格发包给关联企业。地方保护主义加剧监管难度。绵阳银保监分局 2024 年行政处罚数据显示,对农商行的违规处罚中,涉及 “内部人控制” 的占比达 68%,但实际追责率不足 15%。

(三)历史包袱与经营压力

江油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长期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024 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其不良率为 4.2%,远超全省农商行 2.8% 的均值。为掩盖风险,银行通过 “借新还旧” 等手段粉饰报表。2024 年企查查数据显示,该行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176 起,标的金额超 3 亿元。事件曝光后,江油农商行 3 月新增存款同比减少 12%,部分储户将资金转存至国有大行。同时,信用评级下调,大公国际将该行主体评级从 A - 调整为 BBB+,评级展望为负面。举报人高某目前处于 “半离职” 状态,工资停发且社保断缴。他表示 “已做好最坏打算,但绝不撤诉”。中国金融工会建议建立 “举报人保护基金”,对实名举报者提供最高 50 万元的人身安全保障。2025 年 6 月底前,调查组需向四川省纪委监委提交初步调查报告。若发现重大违法线索,案件将移交司法机关,预计 2025 年底前进入审判阶段。江油农商行实名举报事件不仅是个案,更是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若能借此推动农商行治理结构改革、强化金融反腐力度,或将成为中国农村金融规范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正如举报人高某所言:“我不是在跟某个人斗争,而是在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战。”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彻查此事,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金融行业监管,完善内部风控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5条评论|127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我支持举报
4月9日21:19举报48回复
难道就没有人查吗?既然是实名举报,就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4月9日21:21举报29回复
这位农行的女员工怎么这么肯定说不属实?比当事人还积极
4月9日21:23举报8回复
最新评论
被考验的我四川绵阳
干的漂亮![赞]
4月11日03:11举报1回复
请注意安全
4月10日21:45举报2回复
用户7991433914河北邯郸
内部阵营不内讧很难有结果。
4月10日10:06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