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 裙子吸腿怎么办? 3招去静电!

尴尬! 裙子吸腿怎么办? 3招去静电!
2024年01月08日 16:39 女神进化论_HiBetterMe

进入冬天已经有一个月了。是不是有些宝子,只要一出场,就会跟皮卡丘似的,自带 10 万伏特火花闪电特效

TA 们不敢跟人握手,怕被电;不敢摸门把手,怕被电;不敢梳头,怕头发飞起来;不敢穿毛衣,怕脱的时候噼里啪啦…

图片来源:giphy

真的好恼火啊 😫!到底有没有啥办法,能把静电这个烦人精控制一下呢!

不急,我今天就是带着锦囊妙计来解救大家的。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先花一分钟,简单了解一下静电到底是咋回事。

为啥会有静电?

让我们把时空拨回到初中物理课堂。当时老师是不是讲,静电现象可以分成「积电」和「放电」两个场景。

那我们今天,也可以按这两步来讲讲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电击序曲:电荷累积

生活中的「积电」有两种常见情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摩擦起电

就像它名字提示的一样,摩擦起电,通常出现在我们跟其他东西摩擦再分开之后。

因为每种东西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这个过程,就相当于电子的重新分配,它的原则是能者多得。

图片来源:sccsikar

比如初中物理课堂上,跟玻璃棒摩擦的丝绸,和跟皮毛摩擦的橡胶棒,就都是抢电小能手。它们在摩擦后会得到电子,也就是会带电

吸引电子能力弱的玻璃棒和皮毛,会失去电子,然后积攒正电荷,结果也是会带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跟其他东西摩擦。

比如穿塑料鞋在地板或者地毯上走路;穿了打底袜再套一条质地柔软、贴身的裙子;坐在沙发上等等,这些操作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的身体积累静电

图片来源:giphy

甚至!我们跟干燥的空气也能擦出「火花」,特别是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30% 的时候,所以宝子才会觉得在冬天更容易被电 [1]。

而且越不导电的东西,越能积攒静电。这是因为它不能像击鼓传花一样,把电再传给下一个人,只好留在自己身上咯。

不爱导电的有尼龙、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材料,还有羊毛这种全是蛋白质的天然动物纤维,以及普通的塑料、橡胶等等 [1]。

假如我们穿着用它们做的衣服、鞋子,就很容易被连累到,变成行走的「静电收集器」,还容易吸来一身灰尘。

感应起电

这种情况是指在静电场中,我们身上的电荷发生了重新分布 [2]。

别以为静电场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哦。其实咱们家里一直通着电的电脑、电视,它们都会形成静电场,让屏幕表面带电,吸引来讨厌的灰尘和油脂,还不容易擦掉 [2]。

我们在这些电器附近,也会变得容易带电。

图片来源:giphy

跟摩擦起电一样,在环境干燥的时候,感应起电也更容易在我们身上搞电荷大狂欢。

电击发生:电荷猛烈释放

当攒了一身电的我们,再跟其他接地还导电的东西接触,就会发生激烈的「放电」,特别是在我们用手指直接触碰一小块金属的时候,比如握门把手、拧水龙头等等。

这是因为咱们身上带的电,会在这个很小的接触面上,形成一个瞬间的高电压。这个电压超过 3000V 我们就会觉得疼了,超过 5000V 我们还能看见火花呢 [3]。

图片来源:tenor

而我们平时能积累、释放的静电电压,可能远比👆两个数字大得多:

  • 从表面是聚氯乙烯 (PVC) 薄膜的软椅上站起来的时候,咱们双脚的电压能达到 18000V

  • 脱去尼龙衫的瞬间,咱们双脚的电压也能达到 9000V [3]。

这么高的电压,假如一下子释放出去,我们整个手都会觉得被电狠狠「打」了一下 [3]。

静电释放给人沉痛一击,那可能有同学会好奇:静电没放出去会怎么样?

没放出去的静电影响健康?

有一些说法是长期积攒在咱们身上的高压静电,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血液 pH 值、血钙的代谢,以及大脑的神经系统 [4-6]。

但我去查证之后发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静电影响身体的实例报道,也没有科学的实验或者理论依据 [7]。

图片来源:tenor

关于静电影响健康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 还曾在 1997 年共同举办了一次国际研讨会

Ta 们在大会上,探讨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静电和极低频 (ELF) 电场和磁场 (0-300 Hz) 是否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讨论了整整两天,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尽管高场强的 ELF 场,确实会对我们的健康存在隐患;但目前并没有文献证实低强度的电场或磁场也会伤害我们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生活和工作的低强度静电场或静磁场 (<2T),目前来看对身体没啥不好的影响 [8]。

所以,面对「静电影响健康」的说法,目前咱们还是平常心对待、不要焦虑,免得被别有用心的商家一顿忽悠,又花了不少冤枉钱…

控制静电小妙招

虽然暂时没发现静电对我们的健康有啥影响,不过老被电打一下也挺烦的。

但假如我们想要完全消除静电,也不太现实,毕竟我们随时都会跟其他东西摩擦,生活环境中也到处都是电器。

但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控制静电带来的麻烦呀。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为啥被电的逻辑,分三步走,「驯服」静电

防止产生

冬天宝子们老被电,就是因为太干了。所以我们还是得把加湿器打开,然后勤擦护手霜,不给静电放肆的机会。

在梳头之前,我们也可以先把梳子用喷雾打湿,或者先给发尾抹点护发精油,省得梳完头发满天飞。

在家呆着的时候,用不到的电器我们就可以把电源拔了,省电还更安全;咱也别老坐在电脑前面,每隔一小时就可以起来活动一下,对身体也好。

假如南方宝子洗完衣服需要烘干,可以先用含防静电功能的柔顺剂泡一泡。

这还真不是智商税,纺织品表面一般都会带负电,而柔顺剂通常会添加阳离子表活,正负相抵,衣服就不带电了。

阳离子表活和柔顺剂里的蚕丝蛋白 or 棉花提取物,还能在衣物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膜」,减少衣物跟空气的摩擦,从源头改善静电

产品的话,我们更推荐酯基季铵盐类的柔顺剂,它的用量小,能杀菌消毒,而且用完还能被生物降解,不会破坏环境。

减少积累

其次,咱们买冬天穿的衣服时,可以选择一些容易吸水、爱导电的面料,比如丝、棉、麻。它们能随时把摩擦产生的电导出去 [9]。

平时也可以勤换洗衣服,别让静电越攒越多。

出门前我们可以用防静电的喷雾处理一下衣服,它们能暂时把衣服喷湿,还可以通过阳离子表活形成减小摩擦的保护膜,以及通过非离子表活持续从空气中吸取水分,让衣服导电。

在外面我们也可以随身带一个小喷雾瓶,纯水的也没问题,起静电了就随时喷一喷。

家居的床品,我们可以选择那种防静电面料。它们一般是把一定比例的导电纤维织进去了,增加导电性 [9]。

至于跟地毯或者地板摩擦产生的静电,我们可以直接把身体这个大导体利用起来,在家光脚走路,就能很大程度减少静电的积累。

温和放电

最后一招,就是在静电动手之前,先悄悄把它放掉啦。

咱们常常坐在电脑前的「电子信息纺织工人」,可以在每次离开座位后,先去洗洗手,把攒的静电分拨除一除。

接触表面积大的导体 (比如墙),也能温和放电。所以我们可以在脱衣服后,轻轻摸一下墙壁,把静电导出去 [10,11]。

图片来源:tenor

在开门或者拧水龙头前,我们也可以先摸一下墙,或者隔着 (丝、棉、麻材质的) 衣服摸,避免挨静电的打。

我们还可以找个「替死鬼」,比如金属的 🔑 ,来代替我们去碰门把手和水龙头,让它们挨电,保护咱自己的小手。

好啦,关于为啥会产生静电,以及生活中怎么减少静电的 (相对) 靠谱小诀窍,我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大家有啥亲测有效的好办法,也可以在评论区一起集思广益~

参考内容

[1]. 李国瑞, 孙健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2, 33(1):112-114.

[2]. 鸿雁,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03, 10(2):14-18.

[3]. 梁文基.,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82, (02):58-64.

[4]. 孔令文., 安全, 2007, 28(10):58-59.

[5]. 徐多., 健康大视野, 2003, (3):1, 64.

[6]. 王洁., 解放军健康, 2005, (2):27.

[7]. Anne-Kathrin Petri, Kristina Schmiedchen, et al., Environ Health, 2017, Apr 17;16(1):41.

[8]. Michael H. Repacholi, B. Greenebaum, Biosens. Bioelectron., 1999, 20(3):133-160

[9]. 房树基, 于大芬, et al., 产业用纺织品, 1995, (2)13:32-44.

[10]. 梁文基.,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82, (02):60-66.

[11]. 梁文基., 消防科技, 1983, (01):42-48.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