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发烧、恶心、头痛… … 你得的可能不是普通感冒!

夏季发烧、恶心、头痛… … 你得的可能不是普通感冒!
2024年06月25日 11:49 蓝睛-青岛新闻中心

夏季到来,气温逐步升高,蜱虫进入生长发育的活跃期,也就意味着由蜱虫叮咬引起的蜱传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人们在户外游玩、劳作时都有可能被蜱虫叮咬,同时,携带宠物在草地、树林等野外游玩时也会有蜱虫隐藏在宠物身上带回家中的风险。

所以,在您拥抱大自然的时候,要提防身边潜伏的这个危险!夏季预防蜱虫,你需要知道的有这些!

 什么是蜱虫

  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属于寄螨目蜱总科的暂时性寄生虫,全世界约有800种,中国约有110种。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皮肤较薄且不易被搔动的部位,离开宿主动物后可附着于草上。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体形很小,一般在2-10毫米之间,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如黄豆大小。

 蜱虫叮咬后有哪些危害

  蜱虫是许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 蜱虫叮咬人时会将头部扎入皮肤吸血,同时分泌出一种麻醉物质,不易察觉,因此不像蚊子叮咬人时会有一点刺痛感,但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等,还可能引起继发性感染。

  蜱虫叮咬可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和蜱媒回归热等,特别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此病发病急、病程短、病情凶险,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严重者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如何避免被蜱虫叮咬

  外出前,在皮肤裸露处涂抹驱蚊剂,对驱散蜱虫有一定的效果。

  外出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期坐卧,如进入此类地区,建议穿长袖长裤,不要穿凉鞋,并将袖口、裤腿扎紧,以减少皮肤暴露。

  回来后,应仔细检查头发、肘窝、腋窝、脖子、耳后、腹股沟等容易隐藏蜱虫的部位。

  同时提醒,家中如有宠物,要定期做好驱虫,为宠物使用适当的防蜱产品,定期检查他们的毛发和皮肤。

 一旦被叮咬,该如何正确处理

  如果发现蜱虫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虫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拔取,可用酒精喷涂在蜱虫身上,再用干净的小号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度向上拉动,切记不要扭曲或猛拉蜱虫,避免蜱虫头部残留体内。如无把握自行处理,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处理。

  处理完蜱虫,后续要做好自我观察,观察两周的身体状况,如2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请尽快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可能的蜱虫叮咬史。

来源:河北疾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