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不爱发朋友圈了?

为什么大家不爱发朋友圈了?
2023年01月07日 21:36 观财经

你多久没发过朋友圈了?

我以前是个很爱发朋友圈的人,频率大概如下:

来源:网络

某年七月份的前半个月,我就发了10条朋友圈!

内容都是些琐碎小事,就连今天吃了个煎饼我也要专门为它发一条。

然而我翻了翻近期的朋友圈,从7月份开始,100多天,我都没发过朋友圈。

好像,我突然戒掉了一样。

好奇心驱使我去看朋友们,她们和我一样都是中毒的日常分享者,结果...

清一色的三天、一个月可见。

来源:网络

就好像,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不爱发朋友圈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不爱发朋友圈的几个原因。

01. 发了半小时无人问津,所以不发

朋友小A说她不发朋友圈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没有人点赞,很尴尬!

有一次她吃到一家还不错的火锅的时候,她很开心,准备发个朋友圈跟大家说一下这家火锅很好吃,顺便记录一下美好生活。

经过她的精心整理后,美好生活被发布。

一个小时过去了,都没人给她点赞。

她开始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思考的过程如下:

“是没选对分组?不小心改成了他们不可见?”

“还是我发的内容他们不感兴趣?”

“还是他们就是讨厌我...”

来源:网络

最后,小A删掉了那条朋友圈。

据她说,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不止一次。

没人点赞,又窒息又尴尬,就干脆不发。

来源:网络

为什么,一提到没人点赞,我们就会丧失发朋友圈的兴趣呢?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自我表露”。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认为:

自我表露就是将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与他人分享个人事件、想法和感受的过程。

在他的理论中,自我表露的目的是:

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和支持,在群体中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尊和信心。

可以说,它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

发布朋友圈,分享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发布照片,感悟,也是一种自我表露。

来源:pexels

而对方通过朋友圈的反馈功能回应我们:

点赞,代表了尊重、认可,可能也包含了陪伴和信息支持;

而评论可能通过文字传达安慰、关怀,提供情绪支持。

可以说发朋友圈,是一种寻求归属和认同感、加深人和人之间情感联结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情绪调节,还可以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纽约时报》曾对3万名美国网民们进行调查后发现,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日常的人。

体验到被关心、得到回应、被朋友帮助的程度比不发布日常的群体高了15.9%。

即使这些并不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感知到的反馈会令TA们感觉好很多。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场景。

来源:pexels

当小A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无人回应时,意味着她在朋友圈寻求的归属、认同和情感联结的过程失败了。

这种失败的反馈,会加深个人的消极情绪,降低个人的人际交往积极性。

人都是趋乐避苦的。

为什么明知道“没人点赞”会让我们不开心,我们还要继续“发朋友圈”呢?

02. 我分享了情绪他们根本get不到点

我们再将小A的经历换个结局假设一下:

你兴高采烈吃了顿火锅,没有屏蔽大家发了个朋友圈,配图,配文案:“这家火锅很好吃,吃完心情都好啦!”

过了半小时,你回来一看,评论乱七八糟。

你的奶奶说:“少吃点火锅,不干不净的会拉肚子。”

不太熟悉的人说:“注意点身体吧,晚上9点了还吃还吃火锅,也不怕胖哦。”

你的心情瞬间坠落,没有人能够理解你的喜悦。

来源:pexels

别担心这种人不存在。

由于个人理解力的偏差,对自我表露有“不同想法”的Ta们,实在是太多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有一次在某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个关于楼下装修的吐槽:

“楼下装修前有个开工仪式,从早上六点开始放炮,放到了晚上十点;

还烧了些什么东西做祭祀?那个烟熏得我家都是味道...

好,仪式做完可以开工了,结果早上五六点,砸墙的声音就响起来了。

来源:pexels

我不理解,做那些没用的仪式就算了,能不能考虑一下其他居民的感受啊?”

本意是这件事的发生,影响到了我的休息和生活。

我的想法很明确,这是我的媒体圈子,我没有带话题,没有带定位。

我是在发泄这件事对我的负面影响。

底下的评论中,只有我的好朋友和我产生了合理的共情,和我吐槽她们小区也总有这样的人。

而其他的评论,基本都是和我解释为什么要有开工仪式的,还有指责我“没常识”、“外地人做派”的: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看到这些回应,我产生了愤怒、无助的复杂情绪。

我想反驳,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驳。

最后我默默地选择了将那个内容删掉。

我起初发布内容的目的,只是为了发泄我自己的想法,寻求和我同样遭遇的人的吐槽。

可是他们的“指责式”应对让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是错误的。

我不应该有“这件事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和休息”的想法。

毕竟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眼里看来,已经是司空见惯。

因此没有人会选择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去理解我的感受和想法。

这才是我愤怒、无助的来源。

来源:pexels

社会心理学家Sarason认为,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和他人分享事件或情绪时,若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 我们便能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需要感。

然而,当社交软件上的人没有给予我们想要的回应时,我们所需要的支持感和需要感就消失了。

研究显示,我们在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出的内容,可能会很难引起网络上他人的赞同或兴趣。

因而我们的自我表露,也就难以获得正向的反馈,从而让我们感到更加的孤独。

03. 太麻烦了感觉自己活在他人眼里

如果生活是一部连续剧。

在自我表露的前提下,你是希望表现出好,还是希望表现出不好呢?

就像我们知道外出要穿得干干净净,才会给人留下“这个人是爱干净”的好印象。

我们基本上也会对我们表露出来的自我进行一番修饰。

因此在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媒体上,我们会将自己的生活“去粗取精”,选出最闪光的部分发布出来和别人分享。

来源:pexels

在自我表露下,我们都要通过印象整饰来寻求归属和认同。

社会心理学家Arkin认为,印象整饰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为了给他人达成某种印象。

通过精心的策划、执行,最后形成某种类型的自我的过程。

所有人的印象整饰都不一样:

名媛们要精心p图,装扮奢华,打造朋友圈里的“名媛”形象;

创业者要通过发布自己的实际业绩在朋友圈中打造“精英创业者”的形象。

研究显示,适当地在社交媒体上,按着自己的想法进行印象整饰。

来源:pexels

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我们的心情会更放松,对社交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

但过度的印象整饰,会导致真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混乱!

我有一个朋友,起初她发朋友圈,是因为朋友圈里都是很熟悉的人。

她可以任性地发布自己每天的日常和看法,毫无顾忌。

朋友们都知道彼此是什么样的人,即使不点赞,她也知道彼此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

但随着她的年岁增长,工作经历丰富,她的朋友圈逐渐扩大:

来源:pexels

一开始是父母,后来是不算熟的朋友、领导同事、远方亲戚、甚至是近邻。

她开始给他们分组,分组的过程十分麻烦,每个组要对应不同形象。

作为老师,要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树立权威;

父母有时候需要通过她的朋友圈来看她近况如何,作为女儿,她要开朗活泼,不让父母担心;

还有亲戚和不太熟的朋友,都可能会给她介绍对象,为了这些潜在的对象,她必须将自己塑造成“适婚”的形象。

真实的自我被压抑,她产生了巨大的迷茫。

直到有一天,她不小心将一位新生家长拉错了分组,在她放飞自我的朋友圈下面,家长评论:

“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以身作则。”

来源:pexels

在家长面前权威形象扮演失败,她尴尬到不行。

火速删掉了那条内容,再也没发过朋友圈。

提到此事,她说:

“本来我就不知道,该让他们对我有什么样的印象...

都分不清哪个是真正的我,在学生面前?还是在朋友面前、还是父母?

分错组,虽然尴尬,但是因祸得福,我也给自己一个不发朋友圈的理由。

你别说,不发朋友圈,我根本就不用思考我应该扮演什么,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我感觉更加的真实,自由,也更开心了。”

Bernie Hogan认为,人们的自我表露已经从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行为,变成了社交媒体的展览行为。

随着社交网络上各种关系的好友不断增多,为了获得好的个人印象,我们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来源:pexels

来研究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这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压力。

当压力巨大时,我们便会产生“逃离朋友圈”的行为。

写在最后:

蔡康永曾在采访中说过:

要恭喜不发朋友圈的人,他们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我的朋友圈关了一个月后,我才理解到这句话。

不发朋友圈的日子,我不用担心我分享的日常无人点赞,也不用为那些get不到点的评论生气。

起初我会担心,我会被朋友圈的他们所遗忘。

但后来我发现,我可以直接和好朋友们分享日常,得到专属于我的回应。

至于那些不太熟悉的人,他们的回应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欸!

所以,不发朋友圈,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来源:pexels

作者:sixer

编辑:KG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