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宝
在金融监管的聚光灯下,1月10日一系列重磅消息引发行业震动:海南农商银行、盐城农商银行等 22 家农商银行因各类违规行为,纷纷登上了监管处罚的 “黑名单”,累计罚款金额高达上千万元,这一处罚敲响了农商银行合规经营的警钟。
此次被处罚的22家农商银行是:山西浑源农村商业银行被罚13.6万元、山西怀仁农村商业银行被罚超60万元、山西右玉农村商业银行被罚超80万元、绥化农村商业银行被罚21万元、黑龙江富裕农村商业银行被罚25.5万元、黑龙江肇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被罚6万元、江苏盐城农村商业银行被罚94.2万元、山东临邑农村商业银行被罚25万元、安徽明光农村商业银行被罚28万元、山东夏津农村商业银行被罚27.5万元、山东庆云农村商业银行被罚25万元、山东昌邑农村商业银行被罚10万元、山东昌乐农村商业银行被罚61万元、山东高密农村商业银行被罚69万元、海南农村商业银行陵水支行被罚175万元、青海都兰农村商业银行被罚30万元、新疆鄯善农村商业被罚77.6万元、湖北宣恩农村商业银行被罚30万元、湖北巴东农村商业银行被罚30万元、山西和顺农村商业银行被罚70万元、山西祁县农村商业银行被罚100万元、山西昔阳农村商业银行被罚96万元。
从地域分布来看,此次受罚银行遍布全国多个省市,东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海南、北至山西,涵盖了金融服务的各个角落。这表明,违规问题并非局部 “病灶”,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农商银行体系之中。其中,山东地区受罚银行数量相对突出,有 6 家农商银行上榜,累计罚款金额超过 200 万元。以山东昌乐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四项违法行为类型,被警告并罚款 61 万元,折射出当地部分农商银行在多业务环节存在管理漏洞。
再看违规行为类型,可谓五花八门,但客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方面的问题最为集中。多达 10 家农商银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或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中招”,罚款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如安徽明光农村商业银行因未按规定重新识别客户身份,被罚款 28 万元,这背后反映出银行在反洗钱、防范金融诈骗等关键防线的失守。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猖獗,银行若不能严谨核实客户身份,就如同为这些犯罪行为敞开大门,不仅损害自身声誉,更会扰乱金融秩序。
信用信息管理领域同样问题频发。海南农村商业银行陵水支行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 175 万元的巨额罚款,这一处罚力度远超多数同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用信息已成为金融体系的核心资产,关乎客户权益与金融市场稳定。该支行的违规操作,可能导致客户信用评级失真、贷款审批不公,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信贷生态。
此外,贷款业务违规也不容忽视。湖北宣恩农村商业银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 30 万元,这警示着银行在放贷环节,若不严格遵循风险评估、资金流向监控等流程,极易引发坏账风险,使资金陷入 “泥沼”,无法收回。山西祁县农村商业银行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超比例、违规发放异地贷款,被罚款 100 万元,此类问题不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还可能因过度集中风险而拖垮银行自身。
深究这些农商银行违规的根源,一方面是内部管理体系的薄弱。部分银行在追求业务扩张时,忽视了合规制度的建设与执行,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对规章制度缺乏敬畏之心。据行业调查,一些农商银行基层员工每年接受合规培训的时间平均不足 15 小时,导致业务操作随意性大。另一方面,科技投入不足也是关键因素。在数字化浪潮下,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如智能风控、大数据监测等,能够有效辅助银行识别风险、规范业务流程。然而,不少农商银行仍依赖传统人工操作,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业务与监管要求。
这 22 家农商银行被监管处罚,为整个农商银行体系拉响了警报。它提醒着各银行机构,合规经营是金融稳健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员工合规意识,以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流程,守护金融市场的净土,重塑公众对农商银行的信任,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金融支撑。否则,等待它们的将是更为严厉的监管风暴与市场淘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