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宁丨老同学

刘一宁丨老同学
2024年04月18日 10:33 威海晚报

去年寒衣节,我回到老家,邂逅了50年未见的同学、好朋友向国,勾起儿时的记忆。过往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之中。我们几次电话长谈,大体知道了他半个世纪以来的人生轨迹,充满着坎坷,也偶遇幸运,实属不易。

  他叫于向国,是我从小学到初中7年时间的同班同学,我常去他家玩。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他们家是全村最贫穷的困难户之一。他兄弟五人,般大不小,相隔两岁,向国排行老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生产队分的有限粮食,根本不够吃。家里只有3间破旧低矮的茅草屋,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炕上没有铺盖,院子没有围墙,西炕上半麻袋地瓜干应该是家中的唯一财产。

  向国他爹叫于富龙,自小患病导致双耳失聪,基本听不到别人讲话,辨别话意靠看口型。他说话声音特别大,简直是声嘶力竭地吼。他曾经训斥二儿子“捉鱼挨揍”,成了村里流传多年的经典话语。传说他上世纪60年代去北京看望胞哥,回来后村民问他北京怎么样?他说:“北京这个疃太大了,找人没法找。”“咱们村的桥下跑鱼,北京的桥下跑车。”听起来是笑话,实则反映了没出过远门庄稼人的勤劳朴实、憨厚善良。

  向国浓眉大眼,膀大腰圆,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是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我们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家隔壁的戏台化妆室成了我们的临时教室,持续了一年时间。他常领同学们去他家喝水、上厕所,他的家成了临时教室的补充设施。小时候的向国从来就没有穿过袜子和秋裤、衬衣,严冬总是上身空心破棉袄、下身一条单薄的裤子。老师和同学们关爱他,常把他的座位排在教室的火炉旁。他沉默寡言,心存感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劈柴生火,收拾卫生,上课后火炉烧得正旺,让师生们共享温暖。

  当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每个班级都养了几头猪,种了几亩地。向国是班上的劳动能手,争着喂猪、抢着出粪、领着推车,样样活计跑在前面。有一次,母猪临产,他和另外一个同学提着煤油灯,在猪圈里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母猪顺利生产,一切安顿好后,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了猪圈。记得当时班上还发动全班同学写小评论,表扬赞美这种以校为家、公而忘私的精神,题目也很直白:“彻夜未眠为母猪,一心一意为集体”。

  有一年夏末,学校停课一天,全校学生撸槐树叶子,班级里安排任务,男生不低于75公斤、女生不低于50公斤。我那几天感冒发烧,浑身无力,我妈犯了愁,说:“你病成这样怎么去啊?要不请假吧。”我说:“我是班干部,劳动时请假别人会误解。”我妈又说:“要不我替你上山去采摘吧?”那时我妈患有严重的甲亢病,常常卧床不起,我岂能让母亲上山,更何况这是一项很重的体力劳动。第二天一大早,向国推着小车来到我家,与我搭伴去采摘。患难见真情,我特别感激,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带上母亲为我俩准备的两合面菜包子,推起小车,一路小跑,直奔目的地。在山沟里,他采摘,我收装,配合默契,紧张有序。下午3点左右,他推车我拉绳,满满的一车槐树叶推到了学校操场上,过磅一称190多公斤,远远超过了两人的任务指标,名列前茅,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让同学们学习我带病参加劳动的精神,实际上是向国同学的功劳。

  二年级的时候,母亲花了5角6分钱给我买了一个铅笔盒,记得盒面上排列着5个不同国家儿童模样的油画,代表着“全世界人民大联合万岁”的寓意。我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用了一年后,在外地工作的姨妈回来又给我捎了一个,以前的这个铅笔盒我就送给了向国,虽然它稍旧了一点,但全校也没有几个同学用得起这么贵重的学习用具。不过向国只用了几天,再也没有见他使用过,估计自己不舍得用,留给他弟弟了吧。

  1975年夏季,我们初中毕业,升入文登一中读高中。按说于向国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高中学习,可是他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虽然当时的学杂费、伙食费钱不多,但是对他们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只得放弃了高中学习,回家种地,帮助家庭增加收入。穷则思变,逆境求生。因为家里的底子太薄,尽管他披星戴月,日夜操劳,几年甚至十几年,想从庄稼地里甩掉贫困的帽子谈何容易?就这样一条好汉子,三十好几了也没娶上媳妇,成了村里的大龄青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制度,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虽然吃的不愁了,但是真正使腰包里有钱还是难题。向国出门打工,挣钱虽不多,但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几年的时间在村里建起了4间宽敞明亮的新房,引来了村民们羡慕的目光。不久,便筑巢引得凤凰来,经好心人撮合,娶了一个东北媳妇,妻子贤惠善良,勤奋能干。后来在村委的帮助下,将他岳父母及内弟的户口都从东北迁到了村里,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

  婚后的几十年,向国两口子在村里耕种着几亩土地,在时任建筑公司经理的发小同学的帮助下,在家乡的建筑公司打工挣钱,保证一家三口的生活需要,供儿子读书。他胆子大、干事沉稳,在工地上开了20多年塔吊,一年到头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空中作业时间超过300天,可谓历尽艰辛,饱经风霜。每次修理吊臂或更换钢丝绳,他在高空中都如履平地般走到吊臂末端,人称“于大胆”。有一次,正在空中起吊作业,突然刮起大风,吊车瞬间出现倾斜,随时有发生倒塌的危险,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胆量,沉着应对,冷静处置,将吊臂缓慢开至顺风方向,放至空挡位置,使吊臂随风而动,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中国有句古话:穷不过三辈,向国同学的身世经历,充分证明了这句经典哲理的千真万确。他的儿子于慧斌,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高中毕业后,成功考入青岛理工大学,是当年全村在村里居住的唯一一个考入本科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注重专业,现在在烟台一家知名高科技企业担任部门经理兼工程师,是技术拔尖人才。他已经在烟台成家立业、安居乐业,两年前又喜得贵子,家和业兴。向国与老伴常年居住烟台,帮儿带孙,享受天伦之乐。

  我十余载求学生涯,同窗学友甚众,事业有成、功成名就者也颇多。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偏要写于向国呢?我觉得他算得上一个成功人士。我所理解的成功,不在于你干过多大的官职,或者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培养的后代是否优秀。也许他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履历和骄人的业绩,但他们夫妻培养了一个争气的儿子,这才是人生赢家,这才是最值得荣耀的幸福人生。

本文系作者授权,刊发于《威海晚报》2024年4月18日A12版

刘一宁

文登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中国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威海市文促会文化资深研究员。

监制:段晓明

统筹:王雪云

编辑:韩 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