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比亚迪,而不是华为?

为什么要学习比亚迪,而不是华为?
2024年06月07日 07:00 BT财经网

比亚迪秦被网友称作中国工业奇迹,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近比亚迪可谓风光无限,各大社交平台和门户网站都被比亚迪秦L DM-i续航超过2100公里刷屏,这个消息甚至在海外都引起了轰动。其实比亚迪官宣的这个亏电油耗略显保守,据易车网、太平洋汽车乃至多个知名车评人对比亚迪秦L DM-i的实测,路线分为从西安到哈密、从西安到长春和从西安到深圳的6组测试车,测试的结果都超过了2300公里以上。

比亚迪秦L不仅在中国网络刷屏,外网上“加满一箱油可以从纽约跑到迈阿密”的话题也被广为流传,在美国网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美国网友要跑到中国“走私”比亚迪秦。

外媒对中国车企的重点报道此前也有过,但从没有像对比亚迪秦L DM-i这样铺天盖地的密集报道。特别是美国网友看到其售价只有13775美元后直接破防了,惊呼这是一项革新性的技术,传统汽车厂商将“Game over”。美国网友比较遗憾的是这款车因为所谓的安全因素不能在美国销售,否则将迅速占领美国市场。

有美国网友对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进行了嘲讽,认为比亚迪即便是加了100%的关税,依然比美国3万美元以上的车要好,大量网友表达了对比亚迪的支持,认为如果这些车辆能够大规模生产,那么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在价格、功能和质量方面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时间全美网络都在热议比亚迪秦L DM-i。

这还不是比亚迪爆火消息的全部,6月2日晚,比亚迪发布了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5月销售新车331817辆,其中乘用车销售330488辆,同比增长38.2%。至此,比亚迪2024年已累计销售新车超过126万辆。随着比亚迪秦L DM-i的问世和火爆,未来比亚迪的销量将有可能出现暴涨的情形,有机构开始调整对比亚迪年销量的预期,认为比亚迪的2024年的销量将达到370万辆到400万辆。

受此多重利好消息,比亚迪的股价迎来一波连涨,截止6月5日收盘,比亚迪股价报收240.79元,进入2024年比亚迪首个交易日的开盘价为199.6元/股,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年内股价涨幅达21%。东吴证券发布了研究报告《销量点评:5月销量表现亮眼,DM5.0落地强化产品力》,对比亚迪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位为314.60元,以当前股价计算,预期上涨幅度为31%。

研发费用大幅攀升

4月底比亚迪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比亚迪一季度营收1249.44亿元,同比增长3.97%;净利润45.69亿元,同比增长10.6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4%至37.52亿元。如果只从营收和利润的角度来看,一季度的比亚迪表现中规中矩,毕竟各项增幅均相比2023年有明显放缓。

2022年和2023年,比亚迪总营收分别为4241亿元和602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96.20%和42.04%;净利润分别为166.2亿元和300.4亿元,同比增幅为445.86%和80.72%;扣非净利润156.4亿元和284.6亿元,同比增长1146.42%和82.01%。营收方面比亚迪增长迅猛,2021年营收只有2161亿元,2023年营收已经超过6000亿元,几乎翻了三倍。但净利润的增长更为迅猛,2021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30.45亿元,而2023年的净利润则高达300.4亿元,是2021年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费用持续攀升,一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高达106.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62.38亿元增长了70.1%,这与比亚迪近几年研发费用的持续攀升基调保持一致。近5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6.29亿元、74.65亿元、79.92亿元、186.5亿元和395.7亿元,对比增幅为12.83%、32.61%、7.05%、133.44%和112.13%,尤其是近两年研发费用的增速异常迅猛。

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就高达106.1亿元,以此计算的话,本年度研发费用又将创下新纪录。目前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49%,在2023年6.6%的研发占比基础上进一步提升,2023年一季度的研发占比为5.2%,同比提升了3.29个百分点,这对于季度营收就超过千亿元的比亚迪来说,确实是大手笔的投入,或是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

如果对这个研发数据没有直观的印象,可以对比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的同期研发费用就可见一斑。蔚来2023年研发费用为134.3亿元,理想2023年研发费用为105.9亿元,小鹏同期研发费用为52.77亿元,蔚小理三家在2023年的研发总额为292.97亿元,而比亚迪同期的研发费用为395.7亿元,高出三家研发费用之和103亿元。2024年一季度理想研发费用为30.49亿元,小鹏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3.5亿元。蔚来未发布一季报,以2023年一季度30.76的研发费用为参考,2024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很难突破50亿元。这同样说明比亚迪一家的研发投入,远超过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投入。

而更让投资者震惊的是,比亚迪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再次超过了特斯拉同期的11.75亿美元,且特斯拉的研发占比为5.4%,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的8.49%。2023年特斯拉的研发费用为39.69亿美元,同样不及比亚迪的395.7亿元,这一年特斯拉的研发占比只有4.1%,同样不及比亚迪的5.2%。

据BT财经统计,比亚迪2016年至2023年总共投入研发费用879.33亿元,加上2024年一季度106.1亿元,比亚迪自财报开始显示研发费用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达985.43亿元,今年累计研发费用将轻松突破千亿元。目前国内能与之匹敌的企业寥寥无几。

抠细节抠出的领先

5月28日比亚迪在新车秦L和海豹06双车发布的同时,还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这款第五代DM技术的核心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行业量产最高水准的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开创油耗2时代,重新定义插混技术新标杆。

如比亚迪官宣那样,第五代DM技术的核心发动机这一关键数据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油耗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综合续航是燃油车的3倍,这意味着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低的能耗,也就意味着可以花最少的钱跑得更远。

其实,各大汽车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能源产品,不断在把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推向高峰,如今续航里程已经成为一款新能源车性能的最主要参考数据,经过市场验证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更符合市场需求。

2023年年底的时候,本田雅阁e:PHEV和本田皓影e:PHEV号称满电一箱油状态下跑出了2132.7公里和1936.1公里的成绩,但是这项数据仅为实验室数据,并没有在消费者手中得到验证。2024年3月,吉利汽车宣布雷神电混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满油满电最高续航将突破2000公里。5月奇瑞风云T9,作为第一家实测的SUV车型,也在满油满电的状态下跑出1800公里的好成绩。东风风神首搭马赫电混技术的新车型风神L7实测续航里程2054公里。一时间续航2000公里成为插电式混动的“标准”指标。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表示,比亚迪秦L和海豹06的DM-i技术不能算是创新性的突破,很明显比亚迪引起的轰动远非本田、东风、奇瑞和吉利可比。“比亚迪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在高研发费用的情况下,仍在 抠 技术细节。第五代DM技术相比上代DM技术并没有什么黑科技,只是将每个细节都做到近乎完美,也修正了很多上代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比亚迪的每项技术或都很难称之为全球最领先的,但多种技术叠加在一起就是全球最领先的,看似技术有巨大进步,其实是抠细节抠出来的,技术做到极致最后成就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

张智勇认为,比亚迪相关技术,看似每家车企都可以做,其实都做不好,这是因为大家都忽视了细节。“比亚迪敢打价格战是因为自身产业链的完善,可以逐步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在每项技术上都狠抠,这比日本企业所谓的工匠精神要深刻的多,值得很多企业来学习,而华为研发投入过大,反而无法让其他企业来复制。”

狠抠细节的比亚迪,让秦L和海豹06 DM-i的馈电油耗低至仅2.9L/100km(NEDC工况),成为当今无可争议的全球最低油耗,即使换成工信部公布的WLTC油耗,3.8L的成绩也是相当之离谱(截至目前有车评小组在高速公路测出了1.9L/100km的成绩)。

为方便显示该项数据的强大,以一直以节能省油的日系车作为对比,车身更小质量更轻的混动卡罗拉,WLTC油耗4.07L; 同为B级车的混动凯美瑞,WLTC油耗4.5L; 同为插混的雅阁,WLTC油耗4.88L。除了和秦L不是一个级别的卡罗拉比较接近秦L的综合油耗之外,凯美瑞和雅阁的综合油耗都高出秦L一大截。 秦L保持两者最少节能20%的巨大优势。

比亚迪负责技术的工程师表示:“第五代DM更多的是在第四代的基础上各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升级,并没有改变原有架构。我们认为目前的DM-i架构就是最合理的。”他还表示比亚迪很早之前尝试过丰田THS、或是两档、三档DHT的技术路线,但复杂的变速箱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DM-i是以电为主的混动系统,路线上是要做减法的。电动机转速很高,从0到几万转都能保持高效工作区间,其实电动机本身就可以充当一个无级变速箱。

有汽车专业人士指出,比亚迪DM-i从第四代进化到第五代,是抠细节抠出的账面数据。数据上的巨幅提升,也抠出全球惊叹的领先技术。

毛利率创新高

比亚迪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才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增强。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0.21%,在众多车企中稳居上游。相比2022年17.04%的毛利率提升了3.17个百分点。相比2021年则是提升了7.19个百分点。可见从细节上抠出了超高毛利率。2023年比亚迪的销售毛利率仅次于理想的22.20%,甚至高于一直以超高毛利率著称的特斯拉,2023年特斯拉的销售毛利率为18.25%,相比上一年25.60%的毛利率,特斯拉毛利率下滑了7.35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销售毛利率再创新高,达21.88%,同比上年同期的17.86%再度提升了3.98个百分点。近三年同期,比亚迪的毛利率由2022年一季度的12.40%不断攀升,三年共计提升了9.48个百分点。

一季度3.82%的销售净利率看似不高,起码和2023年全年5.20%的销售净利率相比有所下滑,但纵观比亚迪的财报发现,比亚迪一季度的销售净利率相比全年偏低,不仅是比亚迪一家,BT财经查阅多家车企后发现,净利率偏低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理想在2024年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20.61%,相比去年同期的20.39%有小幅上涨,但2.31%的销售净利率和去年同期的4.97%相比下滑明显,如果和2023年全年9.53%的净利率相比,更是下滑了7.22个百分点。特斯拉在2024年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17.35%,相比去年同期的20.39%下滑超过3个百分点,净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0.88%降至5.37%,下滑了5.51个百分点,腰斩有余。而2023年特斯拉的净利率高达15.47%。

特斯拉、理想和比亚迪是新能源车企为数不多保持盈利的企业,而理想和特斯拉在一季度的毛利率均出现同比较大幅度下滑,只有比亚迪出现了小幅增长。

金融分析师许艺认为,车企一季度净利率的下滑,和众多车企加入价格战有直接关系。“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一季度都开始打价格战,争取在春节假期期间能够保持市场占有率,加上一季度本身不是购车的旺季,导致众多车企的一季度业绩表现都不太好。”比亚迪虽然一季度的业绩同比均有增长,但环比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营收环比下降30.6%;净利润环比下降了47.33%。

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一季度产销量结构合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61.2万辆和62.63万辆,同比增长8%和13%,销量成功反超产量,降低了库存压力。这对于车企来说是难得的利好。

此前比亚迪一直不是以高净利率著称,在低端车型备受追捧的情况下,以跑量为主。在高端车型持续发力的情况下,比亚迪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或许用不了多久,比亚迪的毛利率就将反超理想成为全球毛利率最高的新能源车企,这是比亚迪狠抠细节的回报,从一季度理想和特斯拉的毛利率表现来看,比亚迪有望成为全球毛利率最高的车企。而狠抠细节带来的效应则值得众多车企学习和借鉴。

作 者 | 梦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