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争相上市,生鲜赛道谁更胜一筹?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争相上市,生鲜赛道谁更胜一筹?
2021年06月10日 18:00 BT财经网

文丨AWM

BT财经原创文章

头图来源丨CC0

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互联网风生水起,只占了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10%,那90%你还没捞着呢。

近几年零售行业暗潮汹涌,其中生鲜电商拔地而起,更有“得生鲜者得天下”的说法。

几年过去了,生鲜电商经历过几轮大洗牌后,许多“玩家”因资金链断裂黯然退场,剩下的“玩家”只有互联网巨头每日优鲜和“元老”叮咚买菜。

如今巨头旗下的生鲜平台还在“不差钱”的扩张、拓展业务,两位元老因尚未盈利计划上市筹钱。

每日优鲜、叮咚高度同质化

6月9日凌晨,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同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提交时间间隔不到一个小时,前者计划登陆纽交所,后者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纽交所是成熟企业扎堆的交易所,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多是中小创业公司,较为宽容,最终谁能抢先一步成为“生鲜第一股”尚未可知。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以水果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前置仓的打法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独角兽。叮咚买菜成立较晚,2017年,叮咚买菜才成立,同样走前置仓模式,不过以蔬菜作为切入点。

所谓前置仓,就是电商平台将仓库建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比如小区、公司周边,前置仓模式能在用户下单后短时间之内配送到家。近年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直有“一分钟之争”的说法,你30分钟达,而我只需29分钟。

叮咚买菜成立虽晚,但通过不停“烧钱”扩张,GMV(成交额)甚至超过了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18年,叮咚买菜的GMV还不到每日优鲜的六分之一,约为7亿元。到2020年,叮咚买菜的GMV高达130亿元,同比增长177%,是每日优鲜的1.7倍。

2021年一季度,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招股书显示,2021年Q1叮咚买菜的营收为38.02亿元,是每日优鲜15.3亿元营收的两倍多,月均交易用户为690万人,是每日优鲜的6倍多。

生鲜电商的营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销售商品带来的收入,二是会员费用。目前来看,每日优鲜和叮咚的营收主要集中在销售商品的收入,会员收入较少。每日优鲜的会员占比为2%,而叮咚买菜的会员占比一直保持在1%左右。

另外,从营收增长上来看,2020年叮咚买菜收入增速为192%,是每日优鲜2%同比增速的91.5倍,而且每日优鲜近9个季度的季度收入基本没什么变化。

今年一季度,每日优鲜收入甚至同比下滑9.4%。每日优鲜对此解释称,今年收入下滑是因去年疫情带来送货高峰导致。而同期叮咚买菜的收入依然实现了高增长,同比增长46%,至38亿元。

亏损现状何解

虽然二者营收规模不小,但均未扭转亏损的现实。招股书显示,2021年一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13.84亿元,每日优鲜净亏损6.1亿元,叮咚买菜的亏损金额是每日优鲜的两倍多。

在客单价和毛利率方面,每日优鲜也是更胜一筹。招股书显示,叮咚的平均客单价为57元,而每日优鲜的客单价为94.6元。2019年,每日优鲜和叮咚的毛利率分别为8.7和17.1%,到2020年,每日优鲜的毛利率大涨至19.4%,其中去年一季度因受疫情影响,其毛利率一度高达30.2%。不过一季度每日优鲜毛利率又出现下滑。

每日优鲜毛利率和客单价数据较佳的直接原因是,每日优鲜已从大举扩张转向收缩止亏。2019年,每日优鲜曾公布其前置仓的数据超过1500个,招股书中其前置仓的数据已减少至631个,同期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数量为950个。

每日优鲜放缓扩张速度或与资金有关。公开资料显示,每日优鲜从成立至今经历过10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但在今年4月进行D轮融资之前的一年内,每日优鲜没有融资记录。

不过,没有迹象表明叮咚买菜有停止扩张的迹象。

前置仓模式前期固定投入较高,相应的成本也会高,需要一定的人群密度来分摊固定成本,因此这种模式更适合一二线城市发展。

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咚买菜的前置仓覆盖全国29个城市,每日优鲜覆盖16个,前者在长三角市场份额第一,后者在华北地区市场份额第一。而全国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大概有49个。

叮咚买菜若有意继续扩张,意味着其亏损金额将进一步扩大,而每日优鲜“休养生息”后,或能早些实现盈利。

即便每日优鲜因不再扩张,“领地”减少,最起码能在一方“为王”。这样看来,生鲜市场或没有输赢,只有“生死”,生存下来的就是赢家。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