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这种肉疙瘩,可能会癌变!医生建议到这个年龄尽快检查

肚子里这种肉疙瘩,可能会癌变!医生建议到这个年龄尽快检查
2024年04月30日 21:26 北青网

建议 40 岁以上的朋友,体检的时候把肠镜加上,这真的很重要。有的人不查不知道,一查就查出肠息肉来,这可是个大隐患。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大约 90% 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这些高危人群

一定要提高警惕

肠息肉是长在肠道上的肉坨坨,只要没确定病理性质,它们就都被统称为肠息肉,一般包括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一般来说,肠息肉患者几乎是没什么症状的,因此,对于 40 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来说,建议 5~10 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要是存在以下高危因素,就更应该做肠镜了: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疾病史;(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3)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4)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①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②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③黏液血便;④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⑤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⑥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要是你实在不愿意做肠镜,看到肠镜就发虚,也可以先定期做这两个检测:

粪便免疫化学测试 FIT(用于检测粪便样本中的人血红蛋白,比传统的粪便隐血试验 FOBT 更准确、更敏感);多靶点粪便 FIT-DNA 检测(同时检测 FIT 和肿瘤相关 DNA 等)。

如果检测出来呈阳性,再去做肠镜,这种情况下就推不掉了,必须要通过肠镜进一步筛查。另外,针对不同情况的高危人群,筛查方案也有不同的建议。

不同情况的高危人群

应该如何进行筛查?

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患者或致病突变携带者:每年 1 次全结肠镜检查;Lynch 综合征家系中携带致病突变者:20~25 岁开始,每 2 年一次结肠镜检查,40 岁后改为一年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出现症状后 8 年内接受肠镜筛查,并接受全结肠多部位活检;筛查对象有 2 个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或进展期腺瘤(或 1 个一级亲属确诊年龄<60 岁):建议 40 岁开始,每 5 年 1 次结肠镜检查。

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

首先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肠息肉都会癌变。肠息肉按病理学类型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两种。

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无蒂锯齿状息肉/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

顾名思义,肿瘤性息肉就有一定几率发展成癌,尤其是绒毛状腺瘤,不切除的话,患者 10 年后癌变概率可以高达 50%。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患有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又不去做干预治疗,长期下去癌变的概率极高!所以要是有家族性肠息肉病史,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肠息肉应该如何预防?

肠息肉的具体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有大量相关研究认为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年龄因素:肠息肉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饮食因素:长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发生率较高;

肠道慢性炎症:比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克罗恩病以及肠结核等,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形成炎性息肉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遗传因素: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 10%~27% 具有家族患癌病史。

针对以上的相关因素,大家能做的预防措施就非常显而易见了,总结起来就是:既要保证膳食合理,也要提前进行预防筛查。肠息肉发展到癌变中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大概率能避免肠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左海英,王志超,马志斌等.腺瘤性肠息肉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婚育与健康,2024,30(02):58-60.

[2]孔娜.大肠息肉不同病理及癌变的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23.DOI:10.27202/d.cnki.gkmyc.2023.000064.

[3]邹思,卫卓欣,黄伟等.3588例胃、肠息肉病理测量与肉眼评估大小差异的对比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28(04):489-491.

[4]孙昌阳,郭亚如,郭盛滕等.早期生活事件对中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健康促进方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11):3029-3032.

[5]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 [J].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48): 3896-3908.

策划制作

来源|华西医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