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息肉病几乎100%会癌变,还有遗传性!有这种习惯的人风险极高...

这种息肉病几乎100%会癌变,还有遗传性!有这种习惯的人风险极高...
2024年06月16日 19:59 北青网

近日,浙江一对母女因息肉病,在医院双双被确诊为癌症。

图片来源新闻资讯截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癌症为何会同时降临在这对母女身上?1

这种“息肉病”原来还有遗传性

几乎100%会癌变

一个月前,王女士的母亲因为排便次数增多来到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在接诊的医生了解到,老人出现这种症状已有一个月左右,便猜测可能是肠癌,因为肠癌的三大症状就是大便形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出血。而王女士的母亲刚好中了排便习惯改变这一点,保险起见,医生为老人安排了肠镜检查。

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老人的直肠上有较大的肿块,且在肿块上方长满了葡萄般成串的肠息肉,这种肠息肉还和肠癌之间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建议切除治疗。0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往往具有遗传性更令医生担忧的是,老人的息肉呈现多发性,在医学上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遗传性,所以他建议陪同前来的王女士也做了个肠镜检查。

3天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也证实了医生的推测:王女士的肠镜报告结果显示也是多发性肠息肉,而且息肉部位涉及较多——降结肠和升结肠部位都有大小不一的息肉。

最终母女两人双双被确诊为结肠腺癌,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02 恶性风险高,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建议一旦发现有多发性息肉,直系三代都需要定期体检做肠镜,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干预,在15岁和35岁时,肠癌的发病率可分别提高到50%、95%。当息肉数量较多且分布密集时,恶变率可高达100%。

可为什么生活中,有的夫妻也会同时患上肠癌呢?

2

肠癌不会传染

却有易感性

这是因为癌症还具有易感性,当不同个体,处在相同的、容易引发癌症的环境里,那么患上相同癌症的几率就会增大。

01生活、饮食习惯相似

就像此前报道的杭州一对夫妻双双确诊肠癌,究其诱因就是平时两夫妻有着一个共同的生活习惯,都比较节俭,常吃隔夜菜。一餐吃不完,就把剩菜放进冰箱,第二餐继续吃,有时还和新鲜的菜混在一起炒着吃,往往是一个菜吃三天。

图片来源新闻资讯截图

这种过于“节省”的饮食习惯,使得过量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口腔、胃内和肠道中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结合为亚硝胺(Ⅰ级致癌物),最终诱发了肠癌,真是得不偿失。

02情绪相互影响

夫妻一方如果长期情绪不好,他的伴侣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长期的消极情绪,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降低机体免疫力,更容易发生细胞变异,诱发癌症;还会减少体内抗体的产生,阻碍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过度地增殖,形成癌症。

03致癌的病毒、细菌会传染

癌症虽然不会传染,但是一些有致癌作用的病毒、细菌却会传染!

像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胃癌风险会增加4-6倍!而它会通过粪口、口口的方式传播,日常共餐制、爱吃生食、上完厕所不洗手、口对口喂饭等习惯都会导致感染;

高危型hpv病毒,宫颈癌的诱因之一,其可以通过性传播。

除了癌症外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不传染的“夫妻病”:

①“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②肠易激综合征。3

面部的这种“长相”

也可能是肠癌的隐匿信号

在我国,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

可为什么很多人一发现肠癌即晚期呢?这是因为在肠道发生癌症前,肠壁上可出现几个甚至几十个息肉,但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

因此,及时发现肠息肉,对肠癌的防范也有重要意义。除了定期做肠镜体检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判断呢?

2019年,在全国将近30家医院采集了2000多例做肠镜人群的信息,发现面口三角区有色素沉着的人,做肠镜检查出肠息肉的概率为84%左右,也就是说只要面口三角区有色素沉着,有很大的概率长了肠息肉。

在《黄帝内经·灵枢》中也记载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属大肠……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表明了大肠经属络于大肠,且经络的终点在面口周围。

01面部三角区长黑斑更易发生肠癌

嘴唇,特别是下嘴唇,历来是中医诊断胃肠疾病的传统部位。如果嘴唇上出现紫黑色或纯黑色斑点,很可能预示肠息肉。

若黑斑多发,甚至可以连成一片,且随着年龄增长,黑斑越来越明显,则很可能预示家族遗传性息肉病。

所以,面部三角区长黑斑、口唇部黑斑、口腔粘膜黑斑,往往预示着更容易发生肠癌。

小贴士①如果是3个以上部位长了单个黑斑,可能是色素沉着,与肠癌基因无关。②老年斑是脸上、手上、脖子上等多个地方都会长,但是嘴唇内部黏膜上不会长。02颧骨发红也可能提示肠炎、肠癌

如果颧骨、舌头发红,可能预示肠炎,但如果颧骨发红、舌象青紫,可能预示肠癌。

03指腹、脚掌有黑斑,可能预示肠癌风险

这种由基因导致的黑斑往往是明显的,多发成片的,而且这些黑斑,有可能在三十岁之后会慢慢消失。

知道了怎么辨别,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辅助预防肠息肉,降低肠癌发生的风险呢?

3

掌握一款“黄金元素”

多吃能抑肠癌

除了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外,我们还可以多吃富含葫芦素的食物,这是一种抑制肠癌的“黄金元素”。能在外界刺激性诱导下,抑制息肉往癌症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还能抑制其增生、减少氧化过程。

常见的蔬菜黄瓜、葫芦等都富含葫芦素,平时可以适当多食用,炒菜、凉拌都可以。

而在中医里,肠息肉的主要原因是脾虚,导致湿、痰、瘀互结。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容易湿热瘀久化毒,造成肠道肿瘤。

而对付肠道肿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夏玉清,夏老也给大家推荐了一款“扶正粥”:

【扶正粥】

【食材】糙米50g、山药50g、大枣3颗、红豆20g、薏米20g、黑芝麻20g。【做法】先将2份糙米、1份红豆、1份薏米一同浸泡2小时以上,下锅加清水煮10分钟;再加入洗净去皮的山药和破开的大枣,撒入碾碎过的黑芝麻,一同熬煮软烂,即可盛出食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