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药监局政策赋能云南中药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省药监局政策赋能云南中药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06月17日 21:13 北青网

  云南素有“药物宝库”之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为助力云南中药材加工和产业升级,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破除政策壁垒,精准释放红利,以资源优势为基础,政策创新为突破,标准完善为支撑,以中药材趁鲜加工政策创新为着力点,积极为云药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为中药材产业升级开启新赛道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独特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资源。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全国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的地位,素有“无云药、难成方”的行业共识,道地云药的品质享誉国内外。

近年来,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面积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云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大省。当前,云南正在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和口岸经济,中药材作为云南最有特色的优势资源,是发展资源经济、振兴园区经济、活跃口岸经济的重要抓手。然而,云南中药材产业总体呈现出“一产领跑全国、二产三产支撑不足”的现状,产业结构不均衡,大而不强,长期处于中药产业链的中低端,云药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进一步因地制宜强链补链,加快我省中药材产业补短板、树品牌、扬优势,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引导我省中药材加工产业从散户种植、田间交易、粗放管理和分散加工的传统农业模式向龙头带动,规范管理、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的升级转型,部分大宗“云药”中药材通过趁鲜加工,从农副产品转变为标准医药原料。在提升中药材质量可控性和交易价格的同时,倒逼中药材种植、仓储和销售实现全过程数字化追溯。在中药材趁鲜加工过程中实现智慧化生产,为云南中药材加工和产业升级开启了新的赛道。

  突出政策引领延伸产业链

  2021年以来,云南省药监局抢抓国家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政策机遇,紧锣密鼓开展政策措施研究和落地。2021年10月29日,印发了《关于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走在了全国前列。两年多以来,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发布了三七、重楼等17个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品种目录。一批优势特色品种纳入产地趁鲜加工试点工作,不断实现趁鲜加工品种扩面,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供应需求。

  中药材趁鲜加工政策出台以来,降本提效成果显著,大力督促和引导了部分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体系的创建,形成了一批三七、滇重楼等集约化、规模化趁鲜加工新业态,推动了以云南白药数字三七平台和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为代表的规模化、特色化产地加工基地打造,形成产地加工集群,塑造云药产业新优势,有效延伸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自趁鲜加工政策出台以来,云南省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量突破11万吨,产值达40亿元;其中,重楼单品产值已突破10亿元大关,茯苓产值超8亿,三七、白及超5亿,云当归以品质纯正、含量高而重振市场享誉国内。云南大宗鲜切药材的产业化,有效拉动了云南中药材加工产业的发展,塑造了一张崭新的云南名片,让云南中药材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中药材趁鲜加工政策的落地实施,疏通法规堵点,畅通产业卡点,解决应用难点,实现了产业在产地延伸、质量在产地提升、效益在产地转化。中药材趁鲜加工政策已逐步成为撬动“云药”产地加工大产业,做强“云药”产地加工大企业,打造“云药”产地加工大品牌,助力云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积极拓展鲜切药材的应用场景

  据介绍,中药材趁鲜加工是实现质量管理关口前移、推进全程溯源的重要举措,与当下国家鼓励药品生产企业在中药材产地自建、共建符合规范的GAP基地,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产地,持续推进中药材示范建设等政策导向一脉相承。云南省中药材趁鲜加工政策,创新性地将中药生产企业鲜切药材加工行为纳入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鲜切药材的生产管理符合GMP要求纳入管理,大幅提高鲜切药材质量保障水平,高水平监管为我省鲜切药材生产企业全国药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提供了高质量支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鲜切药材产业高地,政策出台后,我省涌现出云南白药产业公司、普洱益品良康、云南国鹤等一批信誉好、质量优、品牌强的鲜切药材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产业做大做强。

  同时,基于鲜切药材为中药材法定来源范畴,云南省药监局在全国率先明确鲜切药材可用于中药制剂、配方颗粒、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拓展鲜切药材的应用场景。中药材趁鲜加工摒弃了传统炮制过程中的部分重复环节,即减少了中药饮片由饮片厂进行二次浸润、切制等炮制操作,有效避免大量的有效成分流失、片形差、损耗增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加工成本,有利于健全完善产地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及能源,扩大了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集成效应。政策出台激发了产地地方政府、鲜切加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基地农户的积极性,带动了一、二、三产的融合,使云南特色中药材趁鲜加工集群效应进一步彰显,云药品种的市场竞争优势大幅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未来,云南将持续推进中药材趁鲜加工产业走深走实,将中药材趁鲜加工延伸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体系,全方位实现政策链、人才链、技术链、创新链、信息链、监管链、服务链、价值链的集成与协同,全产业链塑造中药材趁鲜加工新优势,构建趁鲜加工产业体系,打造云药产业新品牌,助力云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云南网记者杨抒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