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这种“致命毒素”,最爱藏在河粉、米线、木耳中!仅1毫克即可致命,年年有人吃出事

夏季这种“致命毒素”,最爱藏在河粉、米线、木耳中!仅1毫克即可致命,年年有人吃出事
2024年06月25日 13:57 北青网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大家在放开肚子吃吃喝喝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呀!6月11日,据“看台海”报道,台湾省台北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案,经台北市卫生部门证实,这起“宝林茶室”中毒案重症患者共7位,造成了6人死亡。

台湾卫生福利部门经过对第一例死亡案例的尸体解剖分析,确认检测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米酵菌酸,这个“凶手”不是第一次害人了。每年因它导致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悲剧接连在发生……2018年10月,河源市东源县半江镇的杨先生一家吃了河粉后,出现米酵菌酸中毒症状,妻子和女儿抢救无效死亡。2020年7月,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地区也发生了一起食用粿条导致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11人中毒,1人死亡。2020年10月,黑龙江省一家9口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导致米酵菌酸中毒,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2023年7月,河南永城两人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伤,经查也是米酵菌酸中毒。这个米酵菌酸到底是啥,为什么这么毒呢?

米酵菌酸为何这么毒?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毒性强、病死率高。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在40%以上。米酵菌酸之所以那么毒,是因为它有3个“毒门绝技”:①发病急、毒性强米酵菌酸中毒后,最快半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肝损伤,肝损伤后,毒素还会有连锁反应,引起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这一下,肝、肾、肺、脑都伤到了,就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危险至极。研究表明,只需摄入1毫克即可致命。②目前没有特效解药米酵菌酸中毒后,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肠等急救措施。如果催吐洗胃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则需进行血浆置换来将毒素排出。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又就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危及病人生命。③耐热性很强米酵菌酸耐热性强,一般的烹饪方法,比如煮沸和高压,都无法破坏其毒性,需要在100°C以上的高温连续煮1小时才可以。也就是说,我们家庭日常烹调,根本起不了什么预防中毒的作用!所以,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避开这种毒素。

“致命毒素”爱藏在这些食物中,千万小心!01谷类发酵制品谷类发酵制品,包括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吊浆粑、醋凉粉、凉皮、河粉、湿米粉等。

提醒大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家庭和小作坊尽量不要自制酵米面类食品。鲜湿粉面等产品,最好购买当天制作并在低温储藏的,食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特别是现在天气渐热,食物容易变质,外出就餐、选购时要注意:有些店铺少有人上门,湿米粉摆放时间比较长,务必多加留意。摸起来粘手,看上去有霉点的粉,别买、别吃。尝起来发酸,或有霉味,赶紧丢掉。买一餐的量就够,别一下子买太多,实在吃不完的要放冰箱保存。02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这些食品同样容易被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从而滋生米酵菌酸。03泡发不当的木耳木耳泡发时间过长,再加上外部环境不良,比如泡发木耳周围有过期变质的食物,或者浸泡的容器残留着其他食物变质的残渣,就很容易变成米酵菌酸滋生的“温床”。为了避免这种致命毒素产生,泡发木耳一定不能太久。通常来说,用冷水泡1~2小时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最多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要更短。04变质鲜银耳鲜银耳也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它。所以,选择干银耳相对更安全些。

(健康全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