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天敌”被发现了!不吃药、不靠控盐,吃对这种水果,效果不输降压药~

“高血压天敌”被发现了!不吃药、不靠控盐,吃对这种水果,效果不输降压药~
2024年06月28日 20:55 北青网

高血压是笼罩在很多中老年朋友心头的愁云,一不小心就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提起控制血压,免不了想到吃药、控盐、没完没了地跑医院…

然而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位高血压患者,仅靠运动,就让血压降到了正常水平!他是如何做到的?

1

医生运动4个月

血压竟然恢复正常

新闻中提到的高血压患者是一位消化科医生,因不想长期吃药,他每天通过跑步降血压。

他基本每天跑步3公里,最终用4个月时间瘦了30斤,血压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为什么运动有助降血压?

研究表明,适当运动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促进糖脂代谢,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运动时出汗,可导致血液总量下降,减小对血管的压力;

此外,运动可使血管扩张,管腔增大,减小血液流动阻力。

注意!

运动应与降压药物相辅相成,不应停药或只单一通过运动控制血压,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1“最降压”的运动,其实是等长运动

相较年轻人,部分中老年朋友腿脚不便或体力不足,可能难以负荷像跑步这样的运动。

那么,有没有既有助控制血压,又适合中老年人群的运动呢?

有,那就是——等长运动!不仅适合中老年群体,还是“最降压”的运动。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一项研究分析了1990-2023年期间发表的270项试验,纳入共15827名受试者。

在对比常见的运动后发现,几乎所有运动都有助降低静息收缩压和舒张压,但等长运动的效果最好!

什么是等长运动?

等长运动中,肌肉虽然发生了收缩,但是肌肉的长度是不变的,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扎马步等。

2等长运动别盲目,达到标准才有效

靠墙静蹲有6“不要”

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膝盖不要内扣;重心不要偏移;不要塌腰;下蹲时间不要过长;靠墙蹲的下蹲幅度以不产生膝关节疼痛为好。

建议每天3-5组,每次1-3分钟左右,循序渐进。

平板支撑谨记3要点

①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脚尖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

②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尽可能地保持;

③建议每天2次,每次3组,坚持30秒以上,中间可休息2-3分钟;

温馨提示:

无论什么运动,都不要憋气、不要急停急起,关注自身心率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2

每吃一个西红柿

高血压风险能降低36%?

饮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环节,《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西红柿,有助于降低血压与患高血压的风险。

相较于摄入量较少人群,每天摄入超110克西红柿,高血压风险降低约36%。

相关研究截图

特别是对于刚超过标准线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积极调整饮食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不妨在饮食中多加一个西红柿以改善血压。

1西红柿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生吃可以获得更多的维生素C、钾以及膳食纤维,而其中钾元素被誉为“血压平稳剂”,能促进多余的钠盐排出;

而西红柿熟吃时,番茄红素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番茄红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有助减弱氧化应激,帮助高血压患者体内维持平衡状态,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运作;

因此,没有特殊需求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来调整吃法。

2西红柿这样吃,或许更健康

提起熟吃西红柿,很多人都想到西红柿炒蛋,但多数家庭在烹饪时,往往习惯炒西红柿时放一次油,炒鸡蛋时再放一次油,有时还会放入白糖调味。

这样多油多糖的做法其实很不健康,稍不注意就可能摄入过多的热量,让健康菜变“增肥菜”。

因此熟吃西红柿时,最好只放一次油,注意少盐少糖。

3这2种水果,也是高血压“特效药”

相关研究显示,多吃香蕉或苹果,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两种水果联合食用好处更大。

相关研究截图

研究随访长达10年,记录了658例死亡病例,分析发现:

每周吃3-6次苹果,高血压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0%;每周吃3-6次香蕉,高血压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4%。

而每周吃3-6次香蕉加苹果,高血压全因死亡风险能降低43%。

且无论是否存在高血压合并症,多吃香蕉、苹果都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所以,不妨从现在开始养成吃香蕉苹果的习惯,通过简单的饮食调整,为自己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3

午睡是高血压“助燃剂”?

超过30分钟,中风风险恐增27%

1午觉睡太久,也会招来高血压、中风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做了不利于血压健康的事,例如:睡午觉。

研究显示,对高血压患者,午睡最好不超过30分钟,长时间午睡会增加中风风险!

相关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收集了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CSPPT 队列中11252名患有高血压的参与者午睡信息,分析午睡时长与高血压患者首次出现中风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与午睡1-30分钟相比,午睡31-60分钟,中风风险增加27%,而午睡超过60分钟,中风风险能增加37%!

2“最佳”午睡时长,建议在15-30分钟

既然午觉睡久有危害,那么,睡多久才更合理健康?

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最佳午睡时长应在30分钟以内。

相关研究截图

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高BMI、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特别是腰围、空腹血糖和血压方面。

午睡小于30分钟的人,代谢健康风险则几乎不存在,且在血压方面表现得更好,高血压风险降低21%。

此外,《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一项研究则表明,最佳午睡时长或是15-30分钟。

与午睡时间长的人相比,午睡时间少于15分钟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42%,午睡15-30分钟的人,患房颤的风险约能降低56%。

因此,有午睡习惯的群体,不妨将午睡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既能保障休息,又有助于降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我是大医生官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