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赛事直播、脱口秀、互动节目……随着各种活动“进影院”,电影院正不断探索“新身份”,成为融合多种娱乐形式的综合性场所。有业内人士认为,影院应区分好淡旺季,做好基本放映服务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空间属性,产生更多价值。(1月3日《工人日报》)
影院有淡旺季,而且随着电影院越来越多,影院市场竞争激烈,就算在旺季,一些影院也有生存压力。另外,现在的文化娱乐消费选择丰富多元,诸如旅游、电子游戏、网上看电影、KTV、图书馆阅读等,消费者也有了更多选择。影院要生存,要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通过探索各种新的业务,丰富影院收入来源,提高影院营收能力,就不失为明智选择。
比如,有影院提供午休服务,还推出了多种套餐,如“12.9元的套餐包含蒸汽眼罩一个,18.9元的套餐包含蒸汽眼罩一个和热饮一杯。”有影院也开始给一些表演活动出租场地。让影院成为脱口秀、儿童剧、剧本杀、电竞等场地,让演唱会、魔术秀等进影院。还可以通过丰富周边服务,像增加抓娃娃机、自制饮料等。
有人称影院的这种做法是“不务正业”,此说显然不实。通过“影院+X”的模式,在淡季有利于盘活闲置的影院场地,有利于拓展影院的盈利空间,这也是在资源挖潜。
影院不断探索“影院+X”模式,也要防范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与隐患。影院转型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为儿童剧、剧本杀提供场所,是否经过了相关的内容审查,要防范“无证经营”,还要防范安全及看护问题。提供午休场所,也要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要避免有人将“影院午休”变成涉黄、涉毒、涉赌等违法违规场所。对此,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与指导,规范影院经营行为。
“影院+X”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要能有利于解决服务痛点,也不能在解决服务痛点的同时,又制造麻烦,制造痛点,也不能只是一种噱头,要实现影院与社会的“共赢”,从而也才有助于化解自身的生存痛点、经营痛点。同时,影院不断探索“新身份”,也要分清主次,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的“主业”,不能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尤其在旺季,要做好最基本的放映和服务工作。
影院转型升级,探索新业态,要守正出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有利于各方共赢,这样才能换来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才有利于影院、电影业的长远利益。
文/戴先任
编辑/姬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