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成为“桂味”的替代?这种荔枝你吃过吗→

或成为“桂味”的替代?这种荔枝你吃过吗→
2024年06月28日 18:14 南宁新闻网

受天气影响,今年广西多个中晚熟荔枝品种遭遇“小年”,产量减少,价格偏高。近日,一个晚熟荔枝新品种“兰台红”出现,它既有“桂味”的风味,又有“糯米糍”的甜味,产量也稳定,一跃成了市场上的“黑马”。6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隆安县那桐镇浪湾村兰台屯举行晚熟荔枝新品系“兰台红”现场品鉴观摩会,吸引了区内外荔枝产业体系的专家、学者到场,为荔枝新品系进行查定评价。

乡村网红荔枝引来农业专家

受去年暖冬叠加今年春夏连绵阴雨天气影响,今年广西荔枝主产区的“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中晚熟荔枝品种遭遇“特小年”,不少果农表示,产量仅为往年一成,上市价格明显上调,市场出现“一果难求”的窘境。

在兰台屯,一个荔枝新品种却改变了“看天收果”的窘境,产销两旺,成为当季市场上的网红荔枝。这一晚熟品种结合了“糯米糍”和“桂味”的优点,肉厚、清甜、爽脆,且中后期少落果、裂果,丰产稳产,是当地果农眼中的“省心果”“致富果”。

“产量稳定丰产性高,卖相好,焦核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单果重22~25克,甜度值在18~21度,在晚熟荔枝品种当中属于中上水平,尤其是受荔枝大小年的影响很小,值得大量推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现场查定后欣喜地说道。

“我们初步查定,这是一个新的实生变异新品系,如今在村子里已经推广开了。”由于该新品系荔枝至今无准确的叫法,胡桂兵结合其浑圆鲜红的外表和产地,亲切地给它取名叫“兰台红”(暂定名,待相关审定通过之后才能定名)。

“兰台红”品相佳。

老荔枝树上选“苗”开枝散叶

“兰台红”是如何被发现的?今年73岁的兰台屯村民卢礼杰介绍说:“从我记事起,我伯父家的庭院里就长着一棵荔枝树,这棵荔枝树每年都结果,果实个大、核小,口感甜润、爽脆,而且管护方便,不用梳花梳果。最重要的是,在荔枝大小年,这棵荔枝树几乎没有减产的情况。”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伯父家的母树被砍了,我从荔枝母树上挑选好的枝丫制作‘圈枝苗’种在自家空地。‘圈枝苗’即是选一根生长良好的枝条,环状剥除一截树皮,用塑料纸裹泥包扎,待其生根后,再将枝条砍下直接栽种。”卢礼杰说。

几年后,卢礼杰房前屋后种下的荔枝结了果,村民看中其独特的风味,不易裂果、落果的特性,从树上取下枝条嫁接换种。由此,“兰台红”很快在那桐镇周边风靡起来,种植2万余株。卢礼杰说,今年他家的“兰台红”挂果有二三十株,其中单株产量均超过100斤。“以往荔枝大年的时候,我这些荔枝卖5~6元/斤,今年遭遇荔枝小年,我这里的地头价是15元/斤。按照这样计算,光是荔枝收入就可以达到十几万元。”

对于“兰台红”,卢礼杰还有一份别样的感情,“以前我是养蜂人,到处奔波,如今年纪大了,也干不动别的,现在家管管荔枝,每年还有几万元的收入,多亏了这个丰产稳产、经济效益好的品种”。

挂满枝头的“兰台红”荔枝。

新品种推广种植需要等多久?

当下,早熟品种“妃子笑”进入尾季,晚熟品种桂味等“一颗难求”。在荔枝市场“青黄不接”之时,“兰台红”的出现意味着什么?“目前来看,‘桂味’等晚熟品种产量减少,而‘兰台红’一株产量至少有100斤,说明这个荔枝品种丰产稳产性非常好,将来进行推广种植或将克服荔枝大小年的问题。”胡桂兵说。

那么,一颗荔枝新品从审定到推广种植需要走多长的路?“我们还需要经过区域性试验,了解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品质,需要3至5年时间才能推广种植。”胡桂兵说道。

“兰台红”是否能够超越“桂味”成荔枝界的新“贵族”?“‘兰台红’虽然是小年里闯出来的‘黑马’,但它在大年表现也不差,且它单果重量比‘桂味’重,成熟期更晚,肉质则相当。虽然现场品鉴的口感还有些许酸涩感,略逊于‘桂味’,也许是受气候的影响,但可以通过栽培手段克服这些短板,其是有可能成为‘桂味’替代。今年市场上,目前‘桂味’等晚熟优质品种很少,‘兰台红’的出现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荔枝龙眼团队育种与栽培岗位专家秦献泉说道。

据介绍,广西农科院荔枝龙眼团队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共培育出273个母本50多万株自然杂交后代和70个亲本组合2万多株人工杂交后代。已经成花的杂交后代4400多株,完成800多个杂交后代单株性状的采集,筛选出包含焦核率高、可食率高、晚熟优质的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单株64个,推动了国内荔枝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育成并通过审定或保护的荔枝新品种12个,其中国审品种3个,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个,国审荔枝新品种“贵妃红”为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的第一个荔枝新品种。

在产业化推广应用方面,一大批荔枝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广西、广东、海南等荔枝产区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0万亩,产值20亿元。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 记者 凌剑伊 文/图

编辑:王镜舒

校对:覃凤妮

责编:唐秋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