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最新北大演讲:完全自由贸易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2024年12月1日上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在北大举办讲座,主讲“产业政策的复苏与新保护主义”(The Resurgence of Industrial Policy and the New Protectionism)。
斯蒂格利茨指出,近年来产业政策的复兴有其深刻背景,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同时,气候变化成为迫切的全球威胁,市场机制在应对这一问题上表现乏力。
这些挑战表明,仅靠市场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再次回归政策议程。
斯蒂格利茨回顾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局限性,指出其忽略了知识和学习的动态效应。通过一般均衡视角下的理论模型,他展示了缺乏知识转移的自由贸易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家间不平等加剧。
具体而言,知识和信息往往在国家内部跨部门流动,而跨国传播则受限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制度障碍。
自由贸易模式下,在高附加值产业中具有微弱初始优势的国家能够通过“干中学”进一步扩大其竞争力,而其他国家则陷入知识“贫困化”和生产力停滞的困境,经济地位被削弱。
长期来看,完全自由的贸易体系不一定总是全球福祉的最佳选择,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需要有产业政策。
斯蒂格利茨提出,各国需要重新审视贸易规则的设计,重点是促进知识的跨国共享,推动知识传播与技术合作,避免造成“新殖民主义”式的后果。
他呼吁学术界与政策制订者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既能促进创新与增长,又能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全球经济体系。同时,产业政策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提升供应链韧性相结合,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合意的技术获取途径和资源。
本次活动属于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名家系列讲座,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点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主持活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