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1、在大量债务将于未来12个月到期之际,复星减持新华人寿的股份,这是它筹措现金的最新举措
2、该公司还减持了对Club Med度假村连锁品牌持有者复星旅游文化的持股,并且似乎还将出售在核心资产复星医药子公司的股份
从大约10年前开始,一批中国企业集团在全球掀起收购狂潮,收获了传说中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HLT.US)的大量股权和法国度假村运营商Club Med等诸多战利品。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买家基本上都资不抵债,甚至不复存在,成为过度举债的受害者,最引人瞩目的例子包括曾经野心勃勃的安邦和海航集团。
少数几家基本上完好无损地幸存下来的公司包括复星,这是该群体中较为透明的公司之一,它的投资组合包括旗舰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为代表的大量上市公司,复星国际是其许多资产的持有者。但是复星目前显现出了承压迹象,开始出售部分资产,以筹措资金偿还巨额债务,在近期登上了新闻头条。
其中的最新交易在本周引发关注,财经媒体《财新》援引新华人寿(1336.HK; 601336.SH)的交易所备案文件报道,复星国际减持了新华人寿的股份。港交所的网站显示,复星国际对新华人寿港股的持股比例从年初的17.1%下降到目前的15.08%。复星的发言人称,此次出售是对公司投资组合中资产的正常交易。
就在两周前,复星的另一项重要资产复星旅文(1992.HK)披露,其母公司将出售在该公司的大量股份。港交所的记录显示,抛售才刚刚开始,复星国际最近把在复星旅文的持股比例从年初的82%降到了81.7%。复星旅文的主要资产是Club Med度假村连锁品牌。
复星国际似乎还在出售复星医药(2196.HK; 600196.SH)的股份,这是中国领先的民营医药开发公司之一,也是该集团皇冠上的明珠。港交所的文件显示,复星国际对复星医药上海A股的持股比例从年初的46.65%小幅下降到了46.60%。
与此同时,复星正面临着沉重债务,根据公司上个月公布的中期业绩,该公司的负债从去年年底的2,370亿元,增长到6月底的2,610亿元。这样庞大的债务并不一定引起恐慌,复星指出,截至6月底,其债务资本比率处于较为健康的53.8%。
但投资者似乎并不认为这家公司万事大吉。它由亿万富豪郭广昌掌舵,曾经被视为中国最成功的私营私募投资者之一。复星国际的股价今年迄今下跌了40%,目前处于九年来的低点。这使得该股的市盈率仅为3.7倍,远远低于美国巨头贝莱德(BLK.US)和黑石(BX.US)的16.5倍左右,甚至低于规模较小的凯雷集团(CG.US)的5.5倍。
遭穆迪下调评级
复星的投资质量总体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它们都是国内外相当稳健的公司。但同时,该公司可能正面临沉重的短期债务负担,这正在耗尽它的资源。动荡的全球市场可能使资产更难出售,再加上利率不断上升,使得通过新的融资来履行债务的难度和成本更高,这让情况变得雪上加霜。
这场酝酿中的“完美风暴”在上个月达到了高潮,当时穆迪发布了一份对复星国际明显看跌的报告,包括下调它的公司家族评级和它担保的债务评级。穆迪还将所有评级的展望从“评级观察”调整为“负面”。
穆迪将其评级下调归因于担心复星可能难以偿还未来12个月到期的“大量债务”。据它的中期报告称,截至6月底,复星国际的现金持有量为1,180亿元,不足以支付未来12个月的债务。
最近它出售股权似乎表明,该公司正试图筹集必要的现金来履行这些义务。但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目前的市场情绪相当消极,这意味着该公司不太可能找到太多大手笔买入股票的买家,从而满足它的资金需求。
彭博新闻社上周报道,中国的银行监管机构已指示国内各大银行审查对复星国际债务的风险敞口,表明它担心有可能出现违约,这加剧了围绕该公司的负面情绪。一开始,复星表示没有收到监管机构要求的任何通知,后来否认了彭博新闻社的报道。
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很难说复星国际的情况到底有多糟糕。该公司的中期报告看起来当然足够健康,包括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7%至829亿元。它的利润没有那么靓丽,同比下降约33%至27亿元。郭广昌在财报中的言论,也暗示了该公司面临的短期困难。
“上半年,面对疫情反复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复星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对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在全球化和科创等方面持续发力,中期业绩展现出十足韧劲,为未来发展积势蓄力,” 郭广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复星能否度过迫在眉睫的现金危机,已成为一个没有答案的关键问题。历史当然不会站在该公司这一边,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几乎所有大收购者的消失所反映的那样。但是,由于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更佳,该公司可能比前辈有较大的成功机会。该公司还可能得到其总部所在地——上海(中国的金融之都)政府的支持。
咏竹坊专注于报道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新闻。我们的优质深度内容能够帮助投资者及其他受众更好地了解充满活力的中国上市公司,帮助中国企业讲好中国股事、 帮助广大中小规模上市公司解决一个痛点:尽管有极佳的投资潜力,却因为缺乏优质报道而导致无人问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