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突围,需要政府更有企业家精神

中国经济突围,需要政府更有企业家精神
2024年05月16日 14:52 华商韬略毕亚军

作者|毕亚军

4月:

社融,即企业和居民贷款融资总额,2005年以来首次负增长,—1987亿,同比大幅多减1.42万亿元。

借钱不积极,更严重了。

M1,活期存款+现金,余额66.01万亿元,增速也是负数,同比下降1.4%,增速较上月末低2.5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没活钱,更严重了。

M2,M1+定期存款,依然增长,余额达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M2比MI增速差8.6,也就是:

定期存款加倍跑赢活期+现金。

如果把定期存款狭义地定义为不流动,不参与经济活动的“死钱”,那就是:

钱还在越来越多的“死去”

对应到实体经济,就是更那啥了。

很多人因此高喊国家放更多水来促经济,国家其实已经努力,水已经在那,超300万亿了,还要怎样?超长国债也都长到50年了,还能怎样?

但看看上面数据,关键问题和问题的关键是缺水吗?

并不是。

流水不腐,现在的关键是,水不怎么流啊!

如果水越来越多成“死水”,钱越来越成“死钱”不解决,就算放再多水,账上的钱再多,实体经济也还是缺钱。

怎么让水活起来?

要敢用、敢借,核心是企业更积极地投资,居民更积极地消费

如何才能更积极?

很多人都在呼吁企业创新,企业家精神,鼓励民间活力和信心,但这些可能只是果,不是因。

真正的因,是国家的意志和行动。

让大家更积极的关键,在国家的推动和筑底:对创新创业的推动和保障,对消费的根基——解决大家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的筑底。

创新与消费的活力与马力固然在民间,中国人也不乏创新奋斗精神、智慧与勤力,不乏美好生活向往,但这一切:

总阀门和总油门在国家手里

这也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

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就是打开了这个总阀门,然后不断踩油门,激发和释放了整个国家的活力与马力,而打开这个的关键,是政府,而不是民间。

国家不开这个阀门,不踩这个油门,只有投机倒把和小作坊,没有企业和企业家,企业和企业家都没有,何来企业家精神。

今天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大更强的活力与马力,也就是需要打开更大的阀门,踩更大的油门,关键依然在国家的设计与推动。

如果要谈企业家精神,首先也是迫切需要政府更有企业家精神。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崛起,很关键一个也就是政府官员们很有企业家精神,他们敢闯敢干,能闯会干,领着大家一起冒险探索,一起冲。

他们不是企业家,胜似企业家。既像企业家一样创新创业,也给真正的创业者、企业家培植创业创新的沃土,守护创新创业的环境。

一地官员有企业家精神,背后可能跑出来一批又一批企业家;一地官员没企业家精神,甚至让企业家没精神,背后可能就是一批企业的黯然凋落。

打开今天的经济版图,一个事实也是显然的,越是官员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经济就越发展与发达

反之亦然。

这还是由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