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等领导就《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修订工作在高金听取意见建议 | SAIF动态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等领导就《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修订工作在高金听取意见建议 | SAIF动态
2024年05月22日 17:21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

5月20日下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工作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举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一行赴高金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就贯彻落实《条例》修订工作听取高金智库的意见和建议。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出席,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曹吉珍主持座谈会。

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王霞,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平,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高金理事会原理事、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杨,高金执行院长、会计学教授程仕军,高金副院长、会计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峰,高金副院长张湧,高金教授阚睿魏力,以及智库部分研究人员参加座谈。高金智库特邀专家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高金校友刘信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蔡向辉,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所总监曾刚出席座谈会。

陶昌盛汇报了修订《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情况,随后高金及智库专家先后发言,分别就《条例》修订中涉及的多项内容提出了建议。程仕军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上海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联动,非常有必要以立法的方式巩固已形成的科技金融制度成果,并对未来科技金融发展指明方向”。就《条例》修订中涉及的科技金融内容,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期待条例尽快出台。张湧就离岸金融和跨境金融内容提出了完善基础和保障措施等具体建议。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杜要忠对《条例》修订草案中与“五篇大篇章”相关的内容做了梳理汇报并提出了补充建议。智库专家刘信义表示,《条例》的实施应重点关注如何进一步补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短板,并就完善金融体系和理解国际规则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郑杨就做强做大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的监管和监测机制等内容提出了五点具体的修订建议。

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屠光绍作了讲话。他表示,高金是上海市政府为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于2009年依托交大设立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频共振,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责无旁贷。这次宗主任带队到高金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说明了人大对高金的信任和支持。

谈到此次《条例》修订,屠光绍认为,修订草案稿体现了四大特点,一是体现了“新”,修订稿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国家金融发展最新需求的回应;二是突出了“特”,突出上海的国际化特色、金融市场体系特色、科技和金融联动特色;三是抓住了“接”,《条例》修订既要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和战略,也要有落实实际行动的具体措施;四是全力“补”,《条例》修订稿补充了金融发展的营商环境,强化了对金融外资营商环境的支持。屠光绍还就《条例》应细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金融市场体系内容、重视国债现货与期货市场提出了建议。

屠光绍表示,在市人大的支持和市金融局的指导下,高金深度参与了《条例》的修订过程,这也是高金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体现。高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做好《条例》解读、宣传、推介工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宗明最后作总结讲话。她赞赏高金在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方面取得的发展成绩,对高金智库此次《条例》修订的建议给予高度认可。

她表示,三年来,《条例》修订工作不断完善,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重大变化,推动《条例》出台面临好时机。围绕具体修订工作,宗明指出,要进一步逐项逐条深化研究《条例》内容,尤其对高金智库提出的建议予以重视;对科技金融等重要领域内容深化修改。下一步要重视研究法规推出后的解读、宣传、培训、实施、落地和监督,用推动重大事项报告的方式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

她强调,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要求我们要有主动担当的精神和先行先试的勇气。2009年出台的《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省级地方政府出台的金融相关条例,为从法制角度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希望这种突破精神能够继续成为《条例》修订以及实施的重要动力,希望《条例》能够成为一部管用、有效的良法,真正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